潘祖尧新语:崇洋媚外 城市建筑须治五种“病”
2010年04月28日 16:27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潘祖尧 全国政协委员

核心观点

各地争比“高大全”,你高我比你更高,你大我比你更大。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是要研究城市的发展方向,例如现在一些城市大力打造“花园城市”、“旅游城市”等,如果以这个为方向做好规划,就不需要比较,你就是你

我从事建筑业很多年,虽然人在香港,但在内地也承接过一些项目,既感叹于内地城市化的迅猛,也对一些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感受。

第一,首都效应。简单解释就是北京做什么,其他城市也跟着做什么。这以前就存在,不过现在更严重。北京有天安门广场,其他城市就仿建同样的,甚至更大的城市广场;北京建了鸟巢、水立方,地方上也照葫芦画瓢,像安徽科技展览馆就被称作“鸟巢二代”。还有的仿效北京建大剧院,可北京的剧院已经很多,要维持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地方呢?

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老百姓的钱,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官员发展思路不成熟,热衷用一些“雄伟”的建筑作为政绩。各地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的特色。现在广场的集会作用已经大大减少了,应该多考虑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不是奢华、浪费的空地。

第二,互相攀比。各地争比“高大全”,你高我比你更高,你大我比你更大。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是要研究城市的发展方向,例如现在一些城市大力打造“花园城市”、“旅游城市”等,如果以这个为方向做好规划,就不需要比较,你就是你。

第三,决策权不在专家手里。现在的情况是,地方官员和发展商“一句定千秋”,他们不一定完全了解当地的情况,也不一定了解项目的需求,作出的决策难免会有偏差。此外,国内建筑业一般都要投标,但评审程序往往走过场,完全没有尊重专家的意见,建筑师也不能完全了解业主的要求,花费大量精力却不一定有满意的设计。

第四,崇洋媚外。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国外好的东西被引进,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盲目崇拜。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长与所好,不一定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即使在外国是好的,在中国也不一定可以接受。现在很多外国建筑公司在国内设立办事处,再拉上国内的建筑师合作,就能很顺利拿到项目。反过来,有些国内公司苦于拿不到项目,只要和国外公司建立联系,就能接到项目,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第五,对传统建筑和近代建筑保护不够。很多地方对传统建筑看不起,认为它们老旧、破败,反倒是喜欢仿古建筑。地方官员对传统建筑还是有些感情的,不然也不会去追求仿古。但如何让传统建筑、旧建筑配合新建筑,做出特色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可喜的是,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例子。

我建议,每个城市都要设立一项传统建筑、近代建筑评定制度,分出ABCD档,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A档必须保存,B档可以翻修、异地重建等等。只有保护的意识而缺乏保护的制度,工作很难推进。

(人民网记者 黄 拯采访整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