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尼姑:安闲舒适如小姐 贫寒尼姑:清苦艰辛又疲惫
出身有钱人家的尼姑,住着自己父兄包租或修建的藏式小院,过着安闲舒适的小姐生活。(图为尼姑居住的小屋)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尼姑,则过的是清苦的生活。每年初秋,家境贫寒的尼姑纷纷离开尼姑庵外出化缘,或者到山南农村,或者到藏北牧场,募聚酥油,羊毛和粮食等,作为冬季和第二年春季的生活用品。
尼姑的收入:一年5、60元
一般藏传佛教尼姑的宗教地位比较低下,其经济地位也不优越。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占有的财产往往都是以“尼舍”而建立的。尼舍,一般按世俗亲戚关系、姐妹关系或师徒关系由二至三人居住。她们不占有耕地,也不牧养牛羊,尼舍是她们占有的唯一财产。而且由“家人”承建,或师徒相传。尼姑们每年为他人诵经拜忏,也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如五、六十元,二至三包砖茶等实物。这便是一个尼姑一年内所有的经济收入。
一般藏传佛教尼姑的宗教地位比较低下,其经济地位也不优越。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占有的财产往往都是以“尼舍”而建立的。尼舍,一般按世俗亲戚关系、姐妹关系或师徒关系由二至三人居住。她们不占有耕地,也不牧养牛羊,尼舍是她们占有的唯一财产。而且由“家人”承建,或师徒相传。尼姑们每年为他人诵经拜忏,也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如五、六十元,二至三包砖茶等实物。这便是一个尼姑一年内所有的经济收入。
尼姑寺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广泛的经济来源。有的尼姑寺虽然地处国家森林公园内,为一处旅游景点,但是因交通不便利,没有更多游客或信众前来观光或布施朝拜,因此,尼姑寺占有的耕地便成为她的主要经济来源。于是,尼姑们既是寺院的神职人员,又是经营土地的生产劳动者。然而,寺院每年所获收的粮食,除交纳公粮外,几乎耗费于寺院一年中繁杂的各种礼佛仪轨,如“煨桑”,做“朵玛”等等,尼姑收入微薄,寺院无力保障尼姑的日常生活消费。尼姑日常中的消费全部由尼姑个人承担。
收入来源:做法事/云游化缘,形如乞讨
尼姑们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尼庵一般没有所属的部落和村庄,没有收入来源和较多资金的周转。尼庵无重大的法会、没有德高望众的活佛和学者,因而难以吸引大量的信徒和香客前来朝拜布施。尼姑得到的布施很有限,有些部落在经济宽裕时偶斋向尼庵布施一次,平日尼庵的收入大部分靠替人诵经、闭斋等法事活动获得。尼姑们的生计除家庭接济一些外,全凭自己替人作法事或云游四乡挨户募化筹措。有些化缘尼姑,跋涉艰辛疲惫。形如乞讨。
尼庵一般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拔、气候严酷,为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弘法、生活,尼姑们必须具备藏族妇女辛劳、忍耐的品格。衣、食、住、行全靠自己料理。修房、背水、背粮等许多繁重的劳动均由女性柔弱的臂膀来承担。遇到意外灾难,自己的亲属可以出钱、出物来资助,但不能参与具体的解决过程。就连她们生命终止时举行的超度仪式,也不允许家庭男性成员参加,完全由尼庵的尼姑们来完成。因此尼姑们的相互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尼庵中,师徒之间、尼众之间几乎结成了一个习经、互助的整体。师徒们常住在一起,师傅在习经方面给年轻尼姑以指导,而年轻尼姑则在日常生活方面照料老者。
教规对于尼姑们是严格的。受戒的尼姑不允许与外人闲聊;不允许与男性接触交往;不允许随便邀请俗人来尼舍;更不能留客过夜;不允许外出观看电影、电视以及其他文体活动;不允许化妆、穿华贵衣服……犯戒者,要受尼庵的处惩,甚至开除出庵。
尼姑的日常生活细节
然而尼姑们虽不施脂粉,却大部分衣着整洁,经常洗涤缝补袈裟。这大概出于女性清洁的天性吧。她们的尼舍、佛堂设施虽比男僧为主的寺院简陋,但却被收拾、布置得干净、整齐、具有艺术韵味,窗明几净。有些尼舍的墙壁上还张贴些彩照、画片,室内清爽宜人。
在不影响佛事活动的前提下,尼姑们可以去寺外商业街散步、购物,但外出必须向主持请假。对于尼姑们来说,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当附近大寺院举行法会时去观看法舞表演了。观看法舞表演,可以加深她们对教义的理解。
尼姑们在门闩紧闭的尼庵中学经、修行、生活着。日出日落、盛夏严冬……或许人们会他们的生活发出种种感叹、评价,但她们却义无反顾地为了自己的信仰认真地、虔诚地修行、生活着。她们中的大多数对自己的追求并不动摇。她们认为跳出由时空交织着的充满悲欢离合的人生网络,窥视人生真谛,从中领略到的是超越与脱俗的欢欣和喜悦。
藏传佛教尼姑寺中的尼姑,大都来自信奉藏传佛教的藏、蒙等民族地区。来尼庵出家修行,必须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正派的品德,至于年龄、地域和民族情况一般不受约束,个别已婚或生育过的妇女,本人如肯求出家,寺院也破例接受。受戒后的尼姑可以还俗,但还俗后不准再次入庵为尼。
相关阅读:
编辑:
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