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叶锦添称《孔雀》服装难度大:一跪就是两小时

2012年09月13日 14:01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宇浩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叶锦添为杨丽萍精心打造的“孔雀”衣

“《孔雀》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难的衣服!”在记者的步步紧逼下,叶锦添这位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终于承认了这一点。

9月28日~30日,大型舞剧《孔雀》将在杭州剧院亮相。杨丽萍“开屏”的华丽背后,一位身材不高、总戴着鸭舌帽的男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叶锦添。为了做好孔雀的服装,他常常一跪就是两个小时,一针一线亲自缝补。

尽管辛苦,但叶锦添却向记者坦言,杨丽萍是这么多年来“摩擦最少”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都是被艺术缠住的人。”

尽管见惯了大世面,但第一次见面,叶锦添还是被杨丽萍深深吸引:“我仔细看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神秘的图腾,我当即就觉得,这是个有信仰的人。”

两个“有信仰”的人,在叶锦添工作室里,一聊就是一个下午。这也让叶锦添愈发觉得,杨丽萍的审美品格跟自己如此贴近——她穿绣花鞋上访谈节目,挎着母亲的菜篮子逛街。常人眼中的“老土”元素,被杨丽萍随便一折腾,就成了时尚。

合作开始后,叶锦添很快吃到了苦头。

因为《孔雀》的服装太复杂,没有一个工厂能独立完成,叶锦添只好内地、香港两头跑。“往往是内地加工完成,再送到香港制作细节。”动用两地的团队资源,这在叶锦添的创作过程中还从未有过。

从无到有、缝缝改改,不停地修改。到了后期,叶锦添“完美主义者”的毛病开始发作。为了一根羽毛,他可以跪在地上两个小时,琢磨着怎么缝最合适。有时候连杨丽萍都看不下去,在一旁唠叨“老叶,快起来休息一会”。

“我要用服装赋予孔雀一个新语言,未来感很重要。”叶锦添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杨丽萍的认同。

所以,这一次并没有用现成的孔雀羽毛来造服装,而是采用了刺绣等很多传统手工技巧,同时用后现代的方式来将“段片”重新组合。

“我要找到杨丽萍与布料的关系,找到那种灵动、超脱的视觉状态。”叶锦添告诉记者。

叶锦添说,自己最不忍心看排练。因为舞蹈演员转圈、弯腰、抬腿等动作,常常会让几万块一条的服装“崩线”。往往排练一结束,第一个冲上台的就是叶锦添,“我得赶紧看哪些地方要重补。”

关于杭州站,叶锦添说,自己会尽量抽时间过来。但他也听说,杭州《孔雀》的票已经非常紧张:“说不定到时我只能站在后台。”

此话不假。前几天《孔雀》的总票房,就收到一张特殊订单——30张1180元的票,落款人是“杨丽萍”。原来,因为杭州的朋友太多,杨丽萍不得不亲自掏腰包买票,抢先入手这份“中秋大礼”。

主办方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杨丽萍买的30张票,都会算在正常的票房销售额内:“合作了那么多年,她从没说过一句‘帮我带几个人进(剧院)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孔雀 叶锦添 杨丽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