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天安门》反响启示:音舞诗画表现北京精神

2012年05月21日 09:57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多层360度旋转舞台和180度环形LED大屏幕上,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既努力令人赏心悦目,更希望引发公众思考。

卢沟桥边的枪火、北大红楼涌出的学生、天安门上的开国大典,历史故事镌刻“爱国”;三维成像“太空对话”,手持小红旗的宇航员与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携手遨游太空,3D影像重现“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震撼画面昭示“创新”;从马可·波罗讲述北京印象,到A380客机“降落”舞台,各国游客走下舷梯,人来人往尽显“包容”;公交劳模李素丽、“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和普通市民、劳动者本色表演,折射出首都人民之“厚德”……

探索首都北京城市精神的艺术化解读!5月18日晚,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第三场试演落下帷幕。导演陈维亚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们预料到观众会喜欢,但没预料到观众的反应这么强烈!”

创作仅用了4个多月时间的演出《天安门》,远还称不上尽善尽美,但城市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表现方式的创新探索已经迈出重要一步,演出展现的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主旋律文艺精品力作争取常演不衰的努力,同样值得期许。(小标题)城市精神,不应停留在口号上

天安门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北京人共同的精神坐标,也是许多人关于首都北京的第一份记忆。当北京市提出要创作一台解读北京精神的演出时,主创人员立即想到了天安门。“这次演出以‘天安门’这一独有的城市精神地标为历史和文化索引,试图把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以城市群像方式浓缩在80分钟的表演中,挑战可想而知。”陈维亚说。

《天安门》最富创意的舞台设置是“时空转盘”,这个多层360度旋转舞台为演员提供了灵活的表演空间。开篇《记忆的时空》,一开场,百名演员组成的北京城市群像堪称壮观:意大利马可·波罗、《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晓岚、一代大词人纳兰性德、民国小说家林语堂、人民艺术家老舍……观众立即进入时光隧道,触摸首都历史。之后,《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腾飞新北京》、《北京欢迎你》、《爱在北京》四个篇章和尾声《放歌天安门》连缀起整台节目的主线。

演出的视角一次次从天安门出发,跨越整个北京。从古到今,从历史事件到首都地标,从普通市民到国内外客人,在《天安门》,舞台上的真人表演与LED大屏幕上的影像结合,画面与音乐相得益彰。懂行的观众评价说,这台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情、景、音、舞、诗、画结合,应用尽用,堪称艺术品种的“超市”。

形式为美,内容为重。如何用“天安门”的形象来囊括北京的精神气质、文化品质、城市风貌?演出总撰稿朱海说,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大考。“要把这个‘门’打开,要在舞台上把北京城市的精神风貌外化成一个城市的形象,外化成一个城市的历史,外化成一个城市的文化,用城市最普通的人、物和事件来构成波澜壮阔的情景。”

近年来,北京等城市相继总结归纳出各自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通过各种形式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天安门》的创作,正基于这一目的。首轮试演后,最让演出主办方和创作人员感到欣慰的观演评价正是,这台节目贯穿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主题思想好。“北京市通过这台演出充分展示解读北京精神,是一种创新探索。”

陈维亚说,这样的探索,最担心的就是“观众不买帐”,面对几千位观众表现抽象的概念,如果不在艺术上下功夫,内容不生动,科技不震撼,就不会受到观众欢迎。令他欣喜的是,三场之后,“不仅北京人看了自豪,许多外地人和外国人也表示非常激动和兴奋”,很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舍不得走,挤到台前跟工作人员们一起拍照、畅谈。(小标题)文化与科技结合,必将成为趋势

《天安门》的观众,总会觉得耳边回旋的音乐似曾相识,《让我们荡起双桨》、《北京的桥》、《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等老歌,更让观众内心荡漾,但细细一听,又和原作不完全一样。这正是音乐总监卞留念的用心所在。

对艺术水准的不懈追求,是每一场好演出的共同点。《天安门》在传统之外,更是追求文化与科技的结合,高科技的应用,使抽象和具象在舞台上努力实现完美融合。

成长于北京的视频特效制作公司“水晶石”,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内容的提供商,又即将在伦敦奥运会上再展身手。这次,他们和创作组运用全息幻影成像技术、3D立体偏振技术,配以180度环型LED大屏幕,将观众置于美轮美奂、亦真亦假的场景之中。

科技带领观众一起体验了古都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重温了神舟八号、天宫一号遨游太空、完美对接的精彩画面,以及北京奥运圣火点燃和火炬传递的难忘瞬间,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全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尤其是开篇的3分钟“奔跑者”全息幻影成像,以及依靠“3D立体影像”技术呈现的2分半钟“太空对话”景象,更是为观众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奇幻意境和艺术体验。

大规模地在舞台上使用高科技手段,在中国,《天安门》是第一次;在大型舞会上观看幻影成像,《天安门》也是中国观众的第一次。对于未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陈维亚导演认为,“将来的舞台表演和演艺事业一定要拥抱高科技,才能发挥更加神奇的艺术感染力”。“水晶石”董事、副总裁刘剑认为,传统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技术激发全新的表演形式是大势所趋。(小标题)“三贴近”的精品,才能常演不衰

竖起舞台上“人民的天安门”,这是主创人员始终的追求。为此,《天安门》打破以往的常规,除了影视明星和各大院团的专业演员外,还邀请了北京的业余演员和老百姓同台演出,力求让《天安门》成为北京老百姓自己的晚会,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内容上看,《天安门》充满了最生活化的劳动人民的元素,有环卫工人、交警、文明乘车引导员、航空乘务员……环卫工人和踢踏舞结合在一起,现场观众说,好看极了。

为何要在《天安门》中融入老百姓,陈维亚解释说,“北京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有历史、有现代、有未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有了北京最可爱的老百姓,才有了北京的魅力,我们应该让这个演出带给北京人自豪感。”有评论称赞,这台节目正是“三贴近”的典范。“我们的艺术要充分反映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歌颂人民的创造。”

公众的参与还体现在《天安门》对于观众意见的尊重和采纳上。“请告诉我们这台节目有哪些亮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加工提高,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可以通过《天安门》告诉大家……”试演过程中,主创团队向现场观众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和笔,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而现场的观众也积极地配合,充分表现自己对演出的重视和对自己建议权利的珍惜。陈维亚透露,3次试演结束后主创团队收集了观众非常多的意见和建议,会从5月19日开始做细致的整理和分类,并将认真总结和采纳观众的意见。

主旋律文艺作品不能演出三五场之后就销声匿迹!公众期盼,《天安门》的主创和演出人员能够坚持面向观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进一步打磨完善,使《天安门》成为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主创团队将积极采纳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把《天安门》逐步打造成为一台弘扬北京精神,令群众喜闻乐见,与首都文化地位相符的驻场演出。陈维亚透露,他们会根据长期演出的特点对作品修改完善,同时,整个团队会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这也是国际上的新潮流。

《天安门》有这样激动人心的一刻:大屏幕上闪现出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同的人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留下的胶片记忆。这些照片最终汇聚成一幅天安门的图形,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掌声。天安门是北京的天安门,也是中国的天安门。《天安门》的启示是,北京和中国,都期待涌现更多真正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并能够常演不衰。(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天安门 神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