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续龙脉 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绵延不断、接续推进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如果抛弃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就会像无根浮萍、断线风筝,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
正基于此,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于2012年1月11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华龙脉书艺国际巡展暨交响大合唱《孔子》汇报演出新闻发布会,确定在中国龙年二月初二在新加坡和北京同时启动该项活动,并将此项活动列入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重点推广内容。
中华龙脉书艺创始人陈富城先生致辞
他们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不仅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同时,整理、发掘和弘扬亚洲各国家、地区的优秀文化,增进亚洲各民族友谊,加强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亚洲文化的繁荣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的宗旨。中华文化在世界有着巨大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的重要课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精神的象征,也是海外三千五百万华人华侨文化凝聚力的象征。著名书法家陈富城教授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和炎黄文化、中华龙文化探源释迷工作,潜心研究炎黄历史、图腾文化和中华龙文化,首次提出龙造型经历四个变化时期的观点,将龙在形态学上进行了历史层位分析,从龙形态和造型的脉传、书法演变、艺术的创新和喻理的升华突出变现龙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形象的提出:“天是龙形象;地是龙图腾;山是龙脊梁;水是龙血脉;风是龙起舞;云是龙飞翔;人是龙子孙;家是龙故乡”的龙文化认知。一方面运用中华传统书法艺术再现龙的形象,书写龙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以书法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龙的文化、龙的精神。勾画出了中华龙文化的博大和深厚,揭开了中华龙文化的奥秘,阐述其原本的根蒂,从而受到多国政要、侨领、艺术博物馆及海内外华人华侨广泛认同和推崇。由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华龙脉书艺的国际巡展,将把陈富城教授近十多年来精心创作的百龙、龙骧、九龙、腾蛟、龙魂、苍龙、飞龙、龙舞、龙乐、龙图、龙颂、龙迹、龙章等13种神韵超凡的魂笔龙图、龙书展现给世人。并通过巡展活动让华人了解龙的传人缘起的来龙去脉,还可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华夏历史的辉煌、民族的伟大、文化的久远、能力的非凡。2012年,陈富城、刘大为、欧阳中石、靳尚谊等被书画界誉为“艺坛翘楚中国四龙”。
近年来,随着汉语的国际主要传播载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成功建立和运行,现今已在全球兴起“汉语热”。 孔子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文化名人之首,是中国面对亚洲、面对世界的一张最响亮的文化名片。以中华文化圣人孔子为主题音乐作品大型交响大合唱《孔子》正是文化自觉精神的产物。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认识到,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和问世,必将在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有着重要意义。该部作品由孔子第75世后裔、著名诗人、词作家孔祥雨先生作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史志有先生精心创作的大型声乐组曲,形式生动的描写了孔子曲折光辉的一生和“上善若水”、“有教无类”、“仁者爱人”、“有朋自远方来”等人文思想。是继《黄河大合唱》后又一部中华民族音乐经典。该部作品的问世,同时填补了中国近年来国内外的众多“祭孔活动”中没有孔子原创音乐作品的空白。
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认为,华人华侨也是中华文化自觉的传播者和弘扬者。新加坡有着三分之二的华族人口,中华文化在新加坡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和海外的其它华人华侨长期以来与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创立了独有特色的华人华侨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亚洲(新加坡)文化交流协会通过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愿意架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