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文史研究馆发起举办的“传承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暨浙派人物画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在美术馆大厅里,26位“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的180幅作品构成宏大的画卷,尤其是“浙派人物画”创始人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三位大师的代表作让参展的画家和观众深深震撼。
作为“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之一,80岁高龄的方增先先生成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主持。他本人虽未亲自到场,但显然是整个画展和研讨会的精神领袖。从他的第一代学生刘文西、王庆明,到每个后辈画家,嘴上总是不离方先生的事迹和话语。
王庆明感叹方先生80高龄还喊着要“再画十年”,回忆起看到方增先的绘画日记时的惊叹:“原来天才也那么勤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程宝泓在回忆学生时代往事时,说曾经有机会进入方增先的寝室“偷窥隐私”,结果看到了大量精细的草图,和最后的成品相差巨大,由此感悟到大师的创作真谛。
创始人的经典让每位画家道不尽,但这场画展的精髓还在于“传承与发展”。“浙派人物画”如何继承、变化和走向未来,在那180幅风格各异的画作和一场热火朝天的研讨中探索追寻,期待绽放出新的生命。
在这次“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上,刘文西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如果说未到场的方增先是这场画展无形的精神领袖的话,刘文西则像个“实体领袖”。这位77岁高龄的老人永远戴一顶赵本山式的鸭舌帽,穿一身仿佛60年代的灰蓝布衣,他好像阅兵一样把所有画作都看了一遍,看到高兴处就会拉着作者赞美一番,而每位参展画家都以能让刘文西点评他的画作为荣,连与他同辈的王庆明听到刘文西夸她的《女画家》时都笑得很羞涩。
刘文西在这群画家中拥有崇高而特殊的地位,用他自己的话说,浙派人物画的五大创始人(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顾生岳、宋忠元)全都是他的老师,传承的代表画家则全都是他的同学,“我就是浙派人物画培养出来的。”而更独特的是,当他离开浙江去到陕西,80多次深入陕北民间,每年都在深山里过年,画出黄土地上的人民,由此开创了“黄土画派”。而无论是“浙派”还是“黄土画派”,刘文西念念不忘的创作核心始终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文艺为人民服务。
画家有三个问题要解决:为什么画画,画什么,怎么画。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都解决了。我听了他一句话,就做了一辈子。我是山区长大的,是老百姓教育我一生。画人物画的精髓是什么?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如果你不爱他们就画不出来。
老天给人类寿命设计得太短,应该给我们300年,我要争取活120岁。每次去采风都觉得画不完,年龄高峰到了,艺术高峰还没到。
齐白石说“妙哉似与不似之间”。我觉得妙在似之中,也有在不似之中。有些艺术必须要似,有些可以不似。
●现场追踪
王庆明是“浙派人物画”三大创始人的第一代学生,和刘文西是老同学。在昨天的画展上,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家看到不少当年的同学,免不了一番兴奋的叙旧。当回忆起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三位老师时,她很容易找到当年做学生的感觉。讲到在美院校舍内那条曲折走廊尽头的一间让学生羡慕的教室时,她一脸神秘的表情:“那是不能进去的地方哦!三位老师在里面‘秘密’地创作,因为新画派的诞生需要很多尝试。方先生一个晚上画废的纸能丢满一大篓。”
王庆明的画作在画展上非常受欢迎,每个经过她的作品《哈尼族妇女》、《女画家》的画家都会上前来和王老师握手,赞叹一番。《女画家》是王庆明1998年赴欧洲时的创作,“这幅画上是个意大利人,我在罗马看到的,她的衣服真漂亮。但是中国画用水墨比较多,后来我把水墨用在了她的黑袜子和头发上,压住了鲜艳的色彩。”
●艺术箴言
“浙派人物画”能诞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时代要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造就了“天时”;潘天寿为首的老国画家群体把舵的浙江美院,是为“地利”;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三位大师将思想付诸实践,就是人和。
生宣容易化开,变化多端,笔情墨趣丰富,但因此也很难,年轻人会怕。有人想走捷径,丢弃造型搞抽象艺术,但抽象画在国际上早就落伍,所以仍然要立根民族的传统。当你的造型和笔墨都过关了,画起来就从心所欲。而基本功不扎实的人,打着“抽象”的旗号,其实画得像漫画。
在这场浙派人物画家的集体展中,最让刘文西津津乐道的后辈就是吴山明和吴宪生。吴山明的一组造型和笔墨俱佳的人物小品让刘文西颇为赞叹,他说吴山明的功力了得,所以画什么都好,“再生动活泼的画,造型也要经得起看,否则都是空的。”
当他走过吴宪生的画作时,兴奋也溢于言表。他指着《大凉山下开山人》说:“这张画得太好”,又拉着吴宪生的手说:“你的人物画得有生命,你关心人,人物有个性。”看到吴宪生另一幅画作中的手时,刘文西又忍不住发表评论:“素描好的才能画好人物,有人否定素描我就认为不科学。”这句话正合了吴宪生的教学创作理念。
“浙派人物画”向哪个方向发展,我觉得应该更深刻、广泛地理解传统。以前从卷轴画里吸取传统,我们临摹的是古代的画,吸取面太窄。应该把眼光放开,传统中有很多令人吃惊的东西,例如玉器、青铜器、陶瓷等,拓宽继承面。更解放地吸取西方的文化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深入地理解自己的传统。
没有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或不前卫,都是不可能成为大师的。——吴山明
“浙派人物画”是不可复制的现象。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借鉴老先生的经验,但道路不可复制。人物画家面对的是人,想笔墨、想形式都是多余的,只有动用一切感觉把对人的理解表达出来才行。有人说写实是形而下的,我宁愿做一个形而下的俗人。
没有造型,人物画就完了。 ——吴宪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郑琳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