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崔如琢的作品《波上寒烟翠》
本报讯 (记者 李君娜)“活明白了,才能画明白。 ”这是画家崔如琢爱说的一句话,而他也被艺术界称为“中国写意精神的守望者”。如今,这位“守望者”带着他的216幅作品来到了上海,欲让沪上美术爱好者看个“明白”。昨天起,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画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展。
崔如琢的指墨山水画朴茂厚重、大气磅礴,指墨花鸟画则意趣盎然、笔触独特。此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共216幅,其中历年创作的国画作品150幅、手卷6幅、指墨精品画52幅、书法16幅,其中还有一幅50米长卷《丹枫白雪》。令人期待的是,今年7月专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以荷花为主题的鸿篇巨作《荷风盛世》也将择时亮相。此画长达18米,崔如琢在20多天时间里天天在人民大会堂里现场挥毫,光是磨墨,就要同时用5个超大砚台。
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崔如琢感叹时代给了自己莫大的机遇。1944年生于北京的崔如琢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移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定居北京。其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少年时代即拜李苦禅先生为师。苦老曾告诫这位入室弟子,要拜历代大家为师。于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崔如琢连续几年到故宫里临画、临碑;及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又收藏了大批明清和近现代大家的墨宝。但崔如琢的作品与老师的风格并不相似,他称自己是个“不肖”的学生。“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光学老师技巧就走进了死胡同,好的老师教授的是精神而不是技巧。 ”
80年代初,崔如琢怀揣800美元去了美国,不管生活如何拮据,他坚持在陋室里创作不辍,而转折点的到来也颇有戏剧性。偶然一次,一位台湾女学生来找崔如琢,提出要买他4张画,付了2000美元。谁知女学生是画坛大师张大千和黄君璧的学生。她先把崔如琢的画给黄君璧看,黄先生提出用自己一张画换她手中崔如琢的一张画。这位学生又把画拿给张大千看,张大千第一句话是:“笔墨不错。 ”女学生问:“您看这画家多少岁数? ”“看这画,应该在60岁左右。 ”“那您觉得可以收藏他的画吗? ”“可以收藏。 ”张大千这三句话,改变了崔如琢的生存环境。当晚,这位女学生打电话跟崔如琢订画100张,又介绍了许多高端客户给他。如今,崔如琢的作品不仅被里根、基辛格、宋美龄、陈香梅、李光耀、贝聿铭、王永庆等中外名人收藏,也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外国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崔如琢始终强调,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中国的传统书画就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艺术基因。崔如琢并不以清贫为乐,而推崇“清贵”的生活:“贵不仅指财富,贵是一种文化。 ”汶川大地震后,崔如琢将他卖画所得的5000万元人民币捐了出来。如今,他是榜样公益基金的终身荣誉理事长。
据悉,“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将持续到9月15日,之后将转赴南京、杭州、厦门、深圳、武汉、西安、兰州、沈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君娜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