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考古所60年成果展出 绿松石铜牌等亮相
2010年07月27日 08:10 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绿松石铜牌饰平面呈长圆形,中间两侧呈弧状束腰,两侧各有两个穿孔钮。在铜牌的凸面(正面)上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兽面纹,凹面(反面)附着有麻布纹。

彩绘陶盘。

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瓦、黑彩蛇形龙盘……这些曾尘封于地下的文物将于7月29日开始首次亮相于公众。昨日记者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联手推出的“考古中华”展将自本周四(7月29日)开展,展出的400多件文物中70%属于首次亮相。据悉本次展览将于10月10日结束。

七成考古文物首亮相

历史文明印迹除见于文献典籍外,绝大部分尘封于地下,正是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才逐渐清晰。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以夏鼐为代表的几代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开拓并不断发展新中国的考古事业。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该研究所拿出60年来各种重要的成果,汇聚成一部“考古中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等。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是首次系统向公众全面展示我国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共涉及六十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贵文物。

其中,展品的70%属于首次公开亮相,包括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瓦、北朝人面瓦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指出,其中4000年前山西襄汾陶寺的毛笔朱书文字与甲骨文相似,却在时间上把中国的文明往前推了千年。

图板文字讲解背后故事

这个被称为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属于学院派。首都博物馆负责展陈的相关工作人员张杰告诉记者,“考古中华”展主要是表现考古是怎么回事,将考古的不同方面进行展示。为此,这400多件珍贵文物将按照沧桑巨变———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巍巍帝都———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幽冥陵寝———古代帝王的陵寝、范金合土———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等18个部分进行展陈,“我们是按照学院派的方法来展示的”。

尽管展示的是一些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进展,然而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此次展览也采用了多种解释方式,用图板、文字来解说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将配以一些考古影视作品来展示。类似殷墟54号大墓的发掘、龙泉窑遗址的发掘等影像,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播放。

■ 重点文物介绍

陶寺文字扁壶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文字扁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收获。陶寺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3900年。

在扁壶鼓凸面一侧朱书“文”字,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工具所写。殷墟甲骨卜辞中已见“文”字,陶寺遗址出土扁壶上的“文”字,与之相差无几。殷墟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陶寺扁壶上的“文”字,证明甲骨文早在商代以前就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史。

青铜壶

高44厘米,距今2000年左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则克台乡大型土墩墓出土,是新疆地区迄今所发现的器型最大的青铜器,也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考古发现仅见的大型青铜器。

青铜壶既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点,还带有浓郁的中原古代青铜器风格,具有较为典型的文化融合特征。类似的器物发现很少,可以说是了解和认识草原游牧人的起源、游牧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草原诸游牧部族的分布迁徙以及与其他人群的关系等方面的新材料。

绿松石龙形器

绿松石龙形器,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宫城内3号宫殿基址庭院中的一座墓葬内。绿松石龙,造型新颖,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碧绿光亮。每片大小仅有0.2厘米—0.9厘米,厚仅0.1厘米左右。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健亚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