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清淡的旋律里所蕴藏的激情,时光漫延开来的歌词里所覆盖的深情,随着中国大陆“校园民谣”音乐群的代表人物沈庆在沿海城市青岛唱起那首《青春》,校园民谣那些歌曲和那些模糊的背影已成为时间轴上不可跳过的剪影。
“水到渠成”
校园民谣再启航
由文学网站榕树下和十三月唱片共同发起的“榕树下·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青岛站的演出日前在青岛实验话剧剧场完美上演,这台演出的落幕掀开了校园民谣久违的感动回归。沈庆作为特邀嘉宾第一个登台,为了这次演出,他特意把已经泛白的头发染黑,这让他看起来更有精神。当年那一首《青春》带给人们的一丝怅然,淡淡的在心中挥之不去。沈庆说:“《青春》是无意间写的,没什么背景。一句歌词符合你的心境就变成另外一种情感,可能跟作者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确,一首好歌进入听者的耳朵后,就属于被感动的每一个人,成为听者心灵的倾诉。在巡演青岛站当晚,当沈庆再次唱起《青春》时,剧场内回荡着观众们的和声以及从远方飘摇而来的青涩回想。
在全国巡演拉开帷幕之前,著名歌手叶蓓便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校园民谣。她说:“我觉得巡演是巩固和找到新的听众群的好方法,大众的审美在慢慢提高,传统意义上我们觉得很商业的东西,其实它偏向的群体在渐渐文艺化,打着小文艺旗号的群体越来越多,使得它可以变成一种很大众的东西,大众并不是一件坏事。”
巡演从4月23日在北京星光现场启动至今,已经走过北京、青岛、杭州等地。作为一次被不少业界人士称为“民谣复兴运动”的全国巡演,巡演策划人、十三月唱片经理卢中强表示,这次巡演原定要做10场,但因为民谣市场的培育“已经水到渠成”,3场演出后效果很好,各地演出商都纷纷接洽,已经定下了十六场演出,预计年内要在全国做到二十六场。
将要参加7月份深圳站演出的“水木年华”成员之一卢庚戌表示非常赞同巡演的模式,他说,不论是校园民谣还是民谣这个整体都应该在流行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很高兴能加入‘榕树下·民谣在路上’这样一个全国巡演,希望通过巡演能让民谣作为一个流派,在歌坛上拥有自己的光彩。”
“源远流长”
弹唱未来旅途轻扬旋律
叶蓓把校园民谣的未来比喻为在云端的感觉,“过去的校园民谣就像一杯红酒,很稳定、纯粹、集中;现在的校园民谣像是一只躺在森林里的梅花鹿,很雀跃,活跃细胞很强,但又不稳定;未来的校园民谣感觉就是在云端,不知道会在什么样的上空才有它自己的领地。”
卢庚戌认为将来的校园民谣更像是具有文艺气质的民谣,它源于校园,又高于校园,承载着更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他以“水木年华”的发展举例说,在《一生有你》的时候具有很明显的校园气息,到最近的新专辑《启程》音乐性已经广了很多。“生命的意义就是要表达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像新专辑中写给我女儿的歌,写给诗人海子的歌,为汶川大地震创作的歌,都能体现比最初校园民谣更大的人文关怀。”卢庚戌强调:“校园民谣始终是流行音乐中的一个细流,它会永远像涓涓细流一样,恢复它原来自身特有的形态,然后源远流长。”
叶蓓和卢庚戌不约而同地用“成长”和“成熟”来形容校园民谣和他们自身。带着校园民谣气息的歌手和校园民谣一路走来,经历了灿烂,也有过低谷,就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著名音乐人宋柯表示:“校园民谣的这种下滑只是一个商业概念的过时,并不是一种音乐模式的覆灭。”随着一代一代创作型年轻人的激情和一站一站全国巡演的唱响,校园民谣的风潮又将轻扬。
“这个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卢庚戌解释说,并对校园民谣的未来感到宽慰。
即使有人说,“校园民谣的时代已经结束”;也有人说,“民谣”与“校园”两组符码的结合,注定是音乐中的乌托邦色彩;更有人说,随着高晓松们青春的逝去,那个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时代已经过去。这些言论不是没有理由,但并不是言之确凿。卢庚戌表示,校园民谣没有一个完全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歌者与听众之间产生一种共鸣。校园民谣旋律与歌词中值得细细咀嚼的韵味,留给听得懂的人在回忆,没听懂的人在循环播放,在任何时代都传递着歌与歌者的情怀,诉说着歌与听众的故事。校园民谣不是只有在音像店里看到那些卖不出去的旧唱片时才会被想起,就像水滴可以穿石,岁月亦可以凝聚深情,事实上,音乐中的青春哪有落幕的那一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郑寒月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