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欢乐中国行》将于2010年7月10日首次踏上闽北大地,造访千年历史名城建瓯。据悉,《欢乐中国行-魅力建瓯》由中央电视台与福建省建瓯市联手打造,双方已于上个月正式签约,建瓯市为此专门成立了筹备工作组,积极开展准备工作,迎接这一场闽北地区规模最大、最引人睹目的文艺盛事。筹备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演出场地定于建瓯市体育中心,他们目前正就演出阵容和央视展开积极协商,诸多活跃在一线的著名演艺界人士届时将前往建瓯,为闽北人民带来精彩演出。
历史名城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毗邻武夷山。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它是福建最早被开发的地区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余年,建城历史1800余年,自古为建安郡、建州、建宁府治所所在地,长期为闽北政治文化中心,两度成为福建地区首府,一度成为正式国都,经济发达,辖区广大,并为唐宋茶叶、木材、陶瓷、造酒、铸钱、书坊中心,在福建历史上曾有举足轻重地位。建瓯文教兴盛,被誉为“东南邹鲁”,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成长于建瓯。拥有悠久历史的建瓯非常注重对古文化传承,方言“建瓯话”至今仍保留着浓浓的古汉语色彩。
近年来,建瓯依托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青山秀水蕴育出的丰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笋竹、茶果等产业,在海峡西岸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广为人知的“中国笋竹第一城”即是指建瓯。结合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建瓯市政府计划将本次《欢乐中国行-魅力建瓯》的主题定为“绿色、文化”,为民众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飨宴。
关于建瓯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人口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1913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10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的政治家之一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陆游、辛弃疾、李纲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旅游资源
建瓯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
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
建瓯的“古文化”传承十分完善,从方言“建瓯话”是标准的古汉语,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饮食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经济发展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机械化工三大产业集群。为了打响建瓯竹业品牌,建瓯市委、市政府在距离市区1.2公里的衢南高速公路建瓯互通口及省道瓯政路旁,开发了“中国笋竹城”项目。规划建成一个全国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功能最齐全,集笋竹加工、交易展示、竹业科研、商业贸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城,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1.5万亩),预计总投资40亿-5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80亿元,税收3.5亿-5亿元,安置就业2万-3万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