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到那面鲜艳的“红旗大队”锦旗,严老师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悸动。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一阵子了,可至今仍然没有一丝淡忘。想着一个不满20周岁的孩子,突然间竟遭遇了这样的磨难,却又坚持着完成自己的任务。“本来这孩子一走,我们就已经找好了替补人选,可谁想到没过几天他就匆匆赶了回来……”
严老师口中的“孩子”,是指来自河北唐山的小鹏(化名),一个正在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求学的大学生。他的身上究竟发生过怎样的“传奇”,以致令一位年过花甲的教苑老叟在饱经沧桑后每当回忆此事竟屡屡难抑内心的激动?
晴天霹雳,被迫返乡
9月,京城骄阳似火。共和国60华诞的到来,更为这片首善之地倍添了不少异样的热情。北科院的训练场上依旧如同往日一般热闹,着装统一的几支队伍正来回移动着,夹杂着整齐的脚步声,响亮的口号和熙熙攘攘的欢笑。小鹏和大家一起训练了近两个月,身体的劳累没有令他产生半点儿退意,甚至一句埋怨--除了数不尽的汗水。
这天下午,他同往常一样,只睡了半个小时午觉就来到了训练场。此时,除了部分教官和少许同学外,他还看到了体育场一角一个戴着草帽、拖着黑色大塑料袋捡水瓶的老人。那烈日下的背影不禁令他想起了自己耕耘在庄稼地里的父亲。
训练从2点开始,到了傍晚,天空依旧明亮,夕阳仍然灼热。站完今天最后一轮军姿,大家就陆续散去了。小鹏和同寝室的两个同学一起去食堂吃了点儿饭,回宿舍的途中又顺道去小卖部买了两瓶农夫山泉。回到宿舍,打开手机,竟发现有十几个未接来电,而且都是家里的号码。“莫非家里出什么事了?”一种不祥的预感顿然涌上心头。这时候,电话再次响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但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却足以令人绝望:父亲病危!他当晚即请假赶回了唐山老家。
亲人永别,孝子“叛逃”
儿子的归来并没能留住命悬一线的老人,当晚,死神降临了!生离死别的痛苦笼罩着整个家庭,面对伤痛欲绝的母亲,战战兢兢的古稀老人,初见曙光的个人前程,即将到来的国庆60年阅兵游行……父亲的离去无形之中为这个未经世事的青年戴上了一副精神枷锁。
然而,死者已矣。作为后人,悲痛之余,更要用时间好好打理后事,以尽孝道。虽不用“守孝三年”,但按当地的习俗也不至于两三天即匆匆完事。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平日里尊敬长辈的“孝子”竟然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就提出要“离家出走”!消息一传开,邻里四处一片哗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天大的事儿还能大得过死老子?辛辛苦苦把你养了这么多年还不如那个什么训练重要?也有人认为,既然人死不能复生,且已入土为安,也就没有必要再为此耽误其他正事儿了……
越是有人争论,小鹏心里就越不好受,众口铄金,每一个字都像匕首一样从心底划过。然而,他心里明白,参加国庆60年阅兵方阵训练的机会实属来之不易,既然当初自愿加入,就应该努力坚持,否则,无论是对自己,对同学,还是对集体,都将造成伤害。一边是不能再经受刺激的脆弱的家庭和悲痛欲绝的亲人,一边是体现个人责任事关集体荣誉的阅兵方阵训练,亲人,长者,同学,老师……每个人都心怀对自己的期待。是留?是去?内心在挣扎,内心在痛!而这种痛竟是那样的无可奈何、无力缓解。
终于,母亲的体贴与善解人意给了他“自我宽恕”的理由,同时也激发了他作为成年男性本应具有的果断与勇气。他走了,就在第六天的清晨,是那样的悄然无声。只有母亲,外婆、叔父母、堂姐将他送上了离家仅100米的“返京之途”。这一走,是那样的步履维艰;这一走,甚至就像“背叛”良知、“逃避”责任、“抛弃”家庭。走在这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脚踏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他百感交集,矛盾万分,甚至想过立即转身,不再参加训练。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坚持,没有中途放弃。因为勤劳质朴的长者从小就在他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再大的坎儿也能越过。
回到北科院后,小鹏不顾老师和同学们的劝阻,毅然第一时间投入到训练当中,一刻也没有等待。
如今,“十一”渐已远去,这个命运中具有特殊遭遇的青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参训时的诺言:坚持到底,哪怕只剩最后一秒!而天安门前北科院方阵的风采却历历在目,每当看到那一个个足以令北科人自豪的“瞬间”之时,他的内心或许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感触。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