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买定离手]2015诺奖热门作家一览,你押谁?


来源:凤凰文化

按照惯例,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0月的第二个周四,也即10月8日公布。届时,凤凰文化将全程直播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动态,敬请关注。

按照惯例,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0月的第二个周四,也即10月8日公布。届时,凤凰文化将全程直播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动态,敬请关注。

虽说诺奖的提名、评审过程严格保密,但与往年一样,媒介与大众都对这场文学的盛宴给予着高度关注,年事已高的诺奖评委们的口味和决策又开始被各种研究和揣度。在最终公布之前,这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人们一年一度的谈资和关注焦点。透过Ladbrokes博彩网站的赌局榜单,我们得以一窥今年的获奖热门人选,借此机会也得以对当今世界文坛的几位优秀作家做一简单回顾。

今年在赌局榜单领跑的是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报告文学闻名,但也因知名度不够高而受到质疑;亚洲作家中,日本的村上仍居于榜单前列,评论界与网友均预测其胜算不大,而韩国诗人高银在榜单出现则是一抹惊喜的亮色;非洲作家提安哥获奖呼声依然较高,同为旅居欧美而来自“异域”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则被视为诗歌界获奖的不二人选;美国文坛已阔别诺奖22年之久,美国作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菲利普·罗斯作为博彩榜单的常年热门,终结“空窗期”时机或已成熟,此次是否有机会突围?

按照诺奖文学地缘原则来看,在2014年和2011年分别颁给了代表欧洲的莫迪亚诺和特朗斯特罗默,在2013年颁给了代表北美洲的爱丽丝·门罗,2012年颁给了代表亚洲的莫言, 2010年则颁给了代表拉美的巴尔加斯·略萨后,这几大洲的希望似乎不大,今年的诺奖会在非洲产生吗?

另外,本次诺奖评选的一大新因素在于瑞典学院新任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尔斯——她是第一位担任此职位的女性,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比较文学系教授,精通欧洲文学。诺奖近年来强调“多样化”(也就是去欧洲化),这位新秘书长是会进一步推动这个潮流,还是回到过去的老路,我们拭目以待。

白俄女记者领跑:非虚构作品的春天?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近年来,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Ladbrokes等盘口上风头正劲,2013年取得了第三的成绩,去年则仅次于村上居于第二,今年更是一举冲上榜首。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记录了各项重大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以及切尔诺贝利事故。这使得她与白俄罗斯政府关系不佳,独立新闻活动受到政府压迫。

然而无论是媒体还是海外各大文学论坛,对她的关注都不多。首先,其作品数较少,目前不超过10部,无疑显得单薄;其次,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不大,普通读者对她了解甚少,难以做出全面的评价;此外,身为一名纪实记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对重大悲剧性事件当事人采访稿的合集,更类似于“口述史”,作者个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

不过,自2013年以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语译本问世,包括今年推出的《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也为其竞争诺奖增添了不小优势。她的纪实作品在圈内一直享有盛名,《切尔诺贝利之声》还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也于2013年授予其协会和平奖,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且其作品体裁为传记文学,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或许,乘着多样性的东风,优秀的纪实类作品会重新回到诺奖的舞台。

“阔别已久”:该轮到美国文坛了吗?

自1993年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美国作家荣获诺贝尔奖了。但历数诺奖中美国作家的获奖次数,从1901年第一届诺奖以来,已有10位美国作家获此殊荣,在总数111名得主中,这样的比例并不算小,说明诺奖评审对于年轻的美国文学还是给予了不小肯定。

菲利普·罗斯

今年的Ladbrokes榜单上,菲利普·罗斯位列第四,女作家欧茨紧随其后排名第五。两位美国作家作为博彩榜单的常年热门,此次是否有机会冲出重围呢?菲利普·罗斯以其“美国三部曲”闻名,系美国文学史里在世时最早被封“正典”的当代作家。具有犹太血统的他,写作时常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探索犹太人与美国人身份认知与生活。

欧茨

而被誉为“女福克纳”的欧茨则以风格多变、高产闻名,被认为是19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欧茨以“哥特现实主义”见长,善于以心理分析、意识流等手法渲染出奇诡隐秘的文学图景,同为畅销作家的斯蒂芬·金曾评价其代表作《被诅咒者》是“世界上第一部后现代哥特小说”。就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创新性和艺术性而言,二位均能够代表现今美国文坛的成就,故而获得诺奖还是完全有资格的。

在欧茨、罗斯的粉丝们之中不乏这样一种论调:他们名声太旺,以至难以获奖。不可否认,诺奖常垂青于那些畅销度、名气不太大的作家。而诺奖评审也对此进行反复回应,指出获奖与名气并无直接联系,一贯以文学的优秀与否来评判。那么在美国文坛已阔别诺奖20余年,终结“空窗期”时机或已成熟的如今,美国作家是否可以不负众望摘得桂冠呢?

在他乡:旅居欧美的异域书写者

非英语文学如文学,在西方眼光的审视下,都不可避免被“建构”——即以一种“神秘文化”的姿态,在满足对“他者”想象的同时,延续西方一贯的话语传统。榜单上一贯大热的肯尼亚作家提安哥、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均是旅居欧美的非英语写作者,在东西方的夹缝中,他们的作品一方面以自己的方式关怀着千里之外的家乡,另一方面也试图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怀。

恩古吉·瓦·提安哥:“他者”的突围?

恩古吉·瓦·提安哥

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近年来亦是诺奖热门人选,去年位居榜单第2的他,今年依然跻身前三,究其原因,不得不提的是其非洲作家身份。作为肯尼亚最有名的作家,提安哥的反殖民小说影响了非洲几代人,竞争力不可小觑。

提安格的写作主题多涉及激烈阶级冲突、深重社会矛盾,以及殖民主义之罪恶,其代表作《一粒麦种》、《血色花瓣》均描摹了肯尼亚独立前后的社会百态,叩问着后殖民时代的民族命运,时代色彩浓重。

著名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去年曾指出,“非洲作家的得奖概率起码远比村上春树要高”,然而纯粹的非洲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并不高。今年的情况也有些类似,提安哥作为“生活在欧美的少数族裔作家”,既能满足评审对于评奖地缘的兼顾,又能满足西方文化对“他者”的想象,排名一直居高不下也便不足为奇了。提安哥自2013年跻身Ladbrokes榜单前十以来,赔率一直大热(2013年12赔1,2014年10赔1,名列第二),倍受世人关注。而其文学成就与77岁的年龄,也已可配得上“德高望重”的评价,若此次真能摘得桂冠,似乎也实至名归。

阿多尼斯:阿拉伯世界的出走者

阿多尼斯

若本届诺奖花落诗歌领域,那么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将是获奖的不二人选。阿多尼斯自80年代以来,一直居住在法国巴黎。其诗作中融合东西,兼有伊斯兰文化的苏菲神秘主义、法国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无论在东西方影响都尤为深远,关于其作为诺奖热门人选的言论从本世纪初便不绝于耳。

目前尚未获过诺奖的作家,没有哪一位诗人像阿多尼斯那样,对整个民族的文学作出贡献、将其发扬的同时,也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喜爱。在世界范围内,阿多尼斯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欧美白人作者对诗坛的垄断。其作品中的呻吟并不是民族化的,相反,其诗歌语言的“公共性”恰恰为其作品跨出国门准备了条件。阿多尼斯作为一位阿拉伯世界的出走者,酝酿在其诗歌中的反叛元素无疑有一部分来源其个人经历;然而,恰是跨越东西两种文化的思想张力,令其作品有着普世意义上的魅力。其肩负的“信使”意义,不禁使人想起同获诺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

从现实性上分析,作为当代诗坛最优秀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带有“异域”色彩的写作,应是符合诺奖评审口味的。同时作为生活在欧美的非欧洲作家,阿多尼斯自身叙利亚籍、久居巴黎的现实状况,既能够满足了诺奖评委在获奖者国籍上兼顾各大洲的安排,其作品也易被评审与大众欣赏接受,想来获奖胜算不小。

东欧文学:不仅是文学?

东欧,东欧文学,似乎总是带着政治油彩和冷战底色。虽然东欧作家创造了流亡作家,地下写作,心灵献祭等等一批当代思想学术史独有的概念,在当代文学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就其译介和营销而言,作品的“政治性”往往都被过重地强调了,从他们的书中,身居自由繁荣国度的西方读者也因能一窥“东方”那个神秘、可怕而又恐怖的世界,暂且抑制生活本应有的痛苦而感到心满意足(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这本身就足以保证销量与口碑。

也有评论家认为,很多卓越的东欧文学家,其中不乏诺奖得主和候选人,在他们执着于鞭挞残酷政权、深切反思历史、表达对“人民”怜悯的同时,直击人性最深切需求的纯文学便显得难于升华出来。此外,虽然“在瑞典学院的会议里,我们从不谈及政治”,但毋庸讳言,政治在诺奖的天平台上往往扮演着一个审慎的筛选工具角色。昆德拉与卡达莱在声名卓著的同时,却又徘徊诺奖榜单多年而不得,或许与此不无关系。

伊斯梅尔·卡达莱:难以脱下的政治化外衣

伊斯梅尔·卡达莱

作为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伊斯梅尔·卡达莱是一位被誉为有着“卡夫卡式洞察力,昆德拉式反讽意味,史高沃列斯基般对历史的敏锐感”的作家。他曾于2005年赢得首届布克国际奖,其作品被译成35种以上的文字,影响力深远。布克奖评委会主席约翰・卡利曾评论道,卡达莱是“一位世界级的作家,他的文字可以回溯至荷马的叙事传统。”可见卡达莱的作品在国际上可谓饱享盛誉。

然而,卡达莱自身经历的微妙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获奖构成了影响。他的经历与昆德拉有相似之处——上世纪90年代,在阿尔巴尼亚政局激烈动荡之际,他移居巴黎,并很快开始用法语写作。其代表作《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的战争意象深入人心,大部分作品都着力批判讽刺了专制统治,故一度遭禁,这也使他的作品难以摆脱政治化的标签。如何洗刷东欧文学的政治意味,还原出一个纯文学意义上的东欧,是卡达莱乃至整个东欧文学赢得诺奖的一大挑战。

米兰·昆德拉:“早该把诺贝尔奖给昆德拉了”

米兰·昆德拉

同被视为东欧文学代表的米兰·昆德拉也在博彩榜单上——虽并不在前10名行列中。由于其名声过旺,我们已很难知晓他在名单上蝉联多久了,因此他也并不是诺奖的热门人选。著名作家唐诺曾为其鸣不平,“早该把诺贝尔奖给昆德拉了,阿猫阿狗都得了”。

昆德拉作为捷克作家,上世纪80年代流亡法国。晚年接受采访时,他将自己称为法国作家,并认为自己作品应归入法国文学一类中去。但无论是《笑忘书》还是其最著名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书写了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以及苏军占领时期的生活境况,这浓重的流亡时期写作基调显然与昆德拉早年参加“布拉格之春”改革的经历有关。惯于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的昆德拉,虽从不认为自己是流亡作家,但恐怕难以避开个人经历中政治性部分对其文字的影响。

戏剧:诺奖的少数派

依往年比例来看,诺奖在体裁方面似乎更青睐小说与散文,以戏剧作品取胜的获奖者在总数111名得主中仅占了14位。此次榜单的前十名中,戏剧家约恩•福瑟、彼得·汉德克分别位列第六与第九。如果今年戏剧家获得诺奖殊荣,那么势必可引导媒体与读者的眼光拓展至戏剧领域。

约恩•福瑟:挪威的“新易卜生”

约恩•福瑟

位列榜单第六的是挪威当代戏剧家约恩•福瑟。作为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当代戏剧家,福瑟不仅在本国广受赞誉,在整个西方世界,其剧作都被反复搬演和诠释。欧美剧评家们亦赠予了他不少美称如“新易卜生”、 “新贝克特”,称其为“易卜生之后,挪威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且根据资料显示,所创作的28部剧本已被翻译为40余种语言,除欧美之外,其戏剧世界也已拓展至亚洲、南美等各个角落。可以说,福瑟的作品在西方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彼得·汉德克: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

彼得·汉德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被誉为“当代奥地利最优秀的作家”,此次跻身诺奖博彩榜单,更成为了德语文学绕不开的话题。其先锋性的诗歌、戏剧俘获了诸多读者及作家的心,其中最著名的作品《骂观众》开创了“说话剧”的先河,几位演员喋喋不休先是把戏剧、舞台指责一番后,又将矛头指向观众,传统戏剧就这么在汉德克笔下分崩离析,成为《等待戈多》后戏剧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就连诺奖得主都对汉德克赞誉不已——奥地利女作家、2004年诺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曾这样评价汉德克,“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论及诺贝尔奖,他比我更有资格。”然而根据诺奖“文学地缘”的常规原则,2011年诺奖颁给了瑞典的特朗斯特罗默,2014年颁给了法国的莫迪亚诺,今年的诺奖得主恐怕不太可能出现在同属欧洲的奥地利。虽说汉德克获奖几率不大,但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这位“活着的经典”才是正事。

亚洲文学:何以突围?

亚洲文学是诺奖的“低产区”,迄今仅有印度的泰戈尔、以色列作家阿格农、日本的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以及我国的莫言5人获此殊荣。亚洲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于语言翻译问题,更在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即便如此,本次榜单前十名中仍有来自日韩的两位作家。除了老面孔村上,韩国“诗狼”高银的上榜也令人惊喜。此次在赔率榜上可见的还有两位中国作家——北岛和阎连科,这两位也是赌榜常客了,足见他们的海外影响力。但是由于2012年莫言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考虑到地缘兼顾因素,今年亚洲的胜算也颇为渺茫。

村上春树:“万年陪跑”或难终结

村上春树

作为“万年陪跑”,村上春树今年虽退下榜首但仍稳居第二。虽然近年来,村上的书在西方也得到了很多赞誉,但是在诺奖问题上,不论是个别评论家还是网友,意见都非常统一。网友们说得很单纯,甚至有人说“我知道他得不了奖,我确信”;评论家的意见则稍微具体些,比如西方研究日本文学首屈一指的人物约翰·内森就坦承村上是一位高产、富有原创性的伟大设计师,然而与其说他卓越,不如说很机智,“他本来可以很轻易地赢得诺奖的”。

那么村上的“陪跑”诅咒为何无法破解呢?首先应明确,“陪跑”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目前的推测都是以博彩榜单的赔率为根据,而真正的提名、投票过程都是严格保密的,因此,要待50年之后才能真正明确如今沸沸扬扬提名“陪跑”的真相;其次,村上的作品虽然畅销驰名,但就其成就与资历而言,尚显得太年轻;其作品主题涉及社会批判、政治性内容较少,属于通俗文学,与评审口味略有出入,也是评论家常提及的一条原因。

高银:韩国“诗歌菩萨”

高银

在韩国的严肃文学沉寂之时,高银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无疑成为韩国文坛的一大希望。作为有着“诗狼”之称的韩国著名诗人,高银的诗作不仅流传于本国范围,还被译为十几种语言,著名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曾这样评价高银:“韩国的诗歌菩萨,拥有非凡而迷人的诗歌创造。”其诗作囊括有政治诗、禅诗、田园诗等多种风格,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因战辍学,闭门禅修,投身民主运动、一度羁狱,后云游天下、精心修行,这使其诗歌作品在充满入世的人文关怀的同时,多了几分洗尽铅华的平易。

高银的作品共有有120多本,多被译为英法德等多国文字,这为海外读者了解高银乃至韩国文学都提供了条件。而高银目前在榜单仅位列第十,就外界关注而言,并不瞩目。

北岛阎连科:莫言之外的中国作家

北岛

阎连科

此次在赔率榜上可见的还有两位中国作家——北岛和阎连科。虽然两位今年的赔率均为50:1,位于榜单末尾。但北岛早在2007年便进入诺奖赌局榜单,常年盘踞在诺奖盘口,这也足可证明其海外知名度了。然而,由于他已回到国内,而且近年来稍显低产,不免会在注重近期作品的诺奖评选上有所减分。阎连科也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曾于2013年入围布克奖,于2014年获卡夫卡文学奖则无论是作品的产量还是海外知名度都符合条件,但也因为地缘因素,近年来希望不大。

2012年莫言曾在赔率榜上名列前茅,并最终获奖,但若完全相信这样一份赔率榜,无疑为把诺奖评选当做儿戏,看看专注陪跑若干年的村上春树等人就知道了。赔率表并非准确无误的风向标,2008年得奖的勒·克莱齐奥、2010年得主略萨都曾不在当年榜单前列。而随着颁奖日期的临近,总有几匹黑马作家会突然成为热门,比如2011年的鲍勃·迪伦,2012年的威廉·特雷弗,2013年的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等等。

不同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诺奖热门人选。 诺奖评委们无论再怎么权衡,但众口难调,要兼顾全世界文学迷的胃口,无疑是不可能的。

著名作家唐诺在一篇名为《早该把诺贝尔奖给昆德拉了,阿猫阿狗都得了》的文章中,尖锐地指出:“不要昆德拉,也一直没要乔伊斯、普鲁斯特、格林、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和纳博科夫,这难以用失误来解释了,所以里面必定有某些很稳定很确实的东西——纯粹从文学自身来看,诺贝尔奖其实一直是保守的,乃至于平庸的。”

凤凰文化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冯婧]

标签: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 赔率 村上春树 昆德拉 阿多尼斯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