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文字里“我们仨”仍在一起


来源:凤凰文化

最初设想,这本书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写父女俩,钱钟书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 年10 月,钱瑗已经非常衰弱,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

早在清华读书时,钱锺书就有志于搞外国文学研究,在英国留学时,他做的大量的工作是外国文学,从英国文学开始,继而是法国文学、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还有拉丁文学和希腊文学,西班牙文则是跟杨先生学起来的。

因此在钱先生的笔记手稿里,外文笔记数量最大,共178个大小笔记本,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3.4万多页。题材不仅包括文学、语言学、哲学、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心理学、人类学各领域,还包括通俗小说、侦探故事、笑话,以及大词典和百科全书。

按照杨绛先生的排序:“他最好的是英文,第二是法文,第三是德文,然后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是跟我学的。他有一个规矩,中文、英文每天都看的。一、三、五看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这些外文笔记收藏在三只大纸箱里,奇迹般在“文革”中保留了下来。

外文笔记价值也很大。钱先生曾经想用西文写一部类似《管锥编》那样的著作,综合西方文学的论著,取名《<管锥编>外编》,起意于《管锥编》完成之后。如《容安馆札记》和《中文笔记》一样,外文笔记也包括他经过“反刍”悟出来的心得,写来当能得心应手。但由于没有时间,后来又生病,这部作品没有写成。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