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古代也有名片:秦汉时称“谒” 名士一收就一大车

2013年01月13日 10:4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栾晓森

名片是最简捷的介绍方式之一

秦时即出现

东汉已盛行

名片已成为人们最简捷的介绍方式之一。不过名片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也不是什么舶来品,它在我国古代早就存在。

秦汉时称“谒”

具有介绍信功能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名片”就已出现,当时称为“谒”。之所以叫“谒”,大概因为先秦政府机构里有“谒者”一类的官员,专门负责接洽前来拜访的客人,主人再根据他们汇报的情况决定接见时间,或者是否接见。后来,为了简便起见,便有了“谒”。“谒”上写有(或刻有)个人信息、求见原因,直接投递到对方家里。由于当时纸张还没出现,所以“谒”一般由木片或竹块做成,尺寸比现在的名片要大得多。从“谒者”到“谒”,也可以看出秦汉之际的“名片”同时具有介绍信的功能,与今天的名片有所区别。而且当时的“名片”等级森严,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必备物。

不过,也有不遵循等级规则的人,比如刘邦。当年他在地方做治安大队长(“亭长”),有一回县令请客,规定礼钱不够一千的只能坐在大堂外。刘邦递了一个“谒”,还故意写上“贺钱万”三个字,事实上他分文未带,“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这一胆大行为反而被宴席上的吕公看中,后来还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不讲规矩的刘邦,也遇到过同样不讲规矩的人。秦末大乱,刘邦起义,一次率兵经过河南北部,有一位叫郦食其的儒生送上名片求见。刘邦一听说是儒生,便找借口让使者将名片还回去,打发郦食其走。郦食其大怒,对使者说:“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吓得使者浑身发抖,手中的名片也掉落地上。最后,郦食其自然见到了刘邦。

东汉名士郭泰

常收一大车名片

上述因名片而引发的戏剧性故事,到东汉时期就很少见了,因为东汉名片日益普及,互相投递名片的风气开始盛行。像名士郭泰,常常会收到一大车名片,“泰名显,士争归之,载刺常盈车。”(《后汉书》卷六十八注引《郭泰别传》)可见,此时的名片已经相当普遍了。据说,就连汉末狂人祢衡起初也准备了名片,只不过怀揣了好久一直没有投出去,以至于名片上的字迹被磨掉了一大半,“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这个狂傲一生的祢衡,做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名片 诸吏 秦汉之际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