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学者钱穆“师生恋”:年逾花甲娶27岁美娇妻(图)

2013年01月06日 07:43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谭端

相守香江

1953年,新亚书院在困难中艰辛前进:经费仍然紧张,人事不稳定,学生流失,教授出走。创校4年,始终其事的教授,此时只剩3位。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有80多人,此时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只有十分之一。

1954年,胡美琦飞到香港和钱穆相会。这一年胡美琦25岁,钱穆已到花甲之年。自从胡美琦来港之后,钱穆的处境发生了转变。1954年新亚书院获得美国亚礼学会经济上的支持,经费问题得到很大的解决,同时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校舍得到扩建,在体制上,也增设了研究所。

此时的内地,革命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气氛愈来愈严峻。张一贯在屋内艰难练习走路,她要面对一切,必须自理生活,独自将儿女养大。而钱穆知道当时的形势,明白很难再回去了。

1956年,钱穆事业和健康上的困顿逐渐舒缓。他决定给胡美琦一个交代。这一年两人终成眷属。

老夫少妻的婚事,还是需要说明。钱穆写信给自己的高徒余英时说:穆之婚事,实非得已。以垂老之年,而饮食居处,迄少安顿,精力有限,甚何能久。最近居钻石山,僻在郊野,聊可瞩眺海光山色,并可散步逍遥,或于精力心情,稍有所以益。惟美琦以盛年作此牺牲,私心甚望其能继续治学,勿专为家庭琐务毁耳。

事实上,胡美琦是钱穆的知己。

婚后,他们蜗居九龙钻石山难民区,以客厅为书室,一房储物,摆上小桌就是饭厅。胡美琦不只料理家务,而且协助钱穆应酬各方关系,看着丈夫在新亚书院困局中苦撑,胡美琦就安慰钱穆,一直到港府以新亚书院为基础,合并其他几所私人学院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他们才稍得喘息。

一生知己

1966年,“文革”开始,大陆逃港者涌至,香港社会日乱。1967年,胡美琦和钱穆移居台北。也就在这一年,钱穆彻底与老家妻儿断了音讯。这时,钱穆73岁。

1977年,钱穆83岁,胃病复发,卧病40天,到了1978年农历新年才下楼走动,此时他双目因青光眼日益严重,几近失明。

在大陆,和钱穆失去联系的张一贯多年来独自支撑起这个家。1978年,张一贯撒手人寰。故去前,她甚至不知钱穆是否仍然在世。

1980年,86岁的钱穆终于和儿女们重新取得联系。他们通了几封信,即匆匆约在香港见面。

1990年,钱穆去世,他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家乡安度余生。于是,胡美琦几经周折将钱穆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景色很像他们当年在香港沙田家中楼廊远眺的景象。(据《看历史》谭端)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钱穆 胡美琦 1950年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