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乾隆嗜玉成癖:故宫博物院藏玉一半是他所藏(图)

2012年10月15日 09:17
来源:齐鲁晚报

真正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爱玉之人,恐怕每个人都要提到乾隆皇帝。虽历代帝王多以玉为美,但真正做到嗜玉成癖、乐此不疲的当首推乾隆。乾隆皇帝对玉极度喜爱,他对中国玉器史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故宫博物院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所藏。

乾隆时玉雕艺术达到顶峰

玉,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晚期即有玉制工具。由玉工具发展而来的玉器,至殷商时代已大量制作成礼仪用具和各种配饰。

远古社会,玉被视为神物,巫以玉事神,上可通天,下治族群。玉是权力的象征,战国时卞和采得璧玉,称为“和氏璧”,由秦皇雕成传国之玺,后流失于战乱。玉又是富含道德意义的,孔夫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古时有德者都随身佩玉,时时以玉的品德来约束自己:君子是玉,玉即君子。这种风俗延续至今。在经历新石器晚期、商周、战国至汉以及明代四次高峰之后,玉雕艺术在清朝的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

乾隆本人爱玉成癖,使得清代宫廷玉器做工之精、器型之众、使用之广、数量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媲美的。这些玉器是对数千年来传统制玉的集大成。例如横空出世的大型玉雕山子,取材于山水图画,立意情景交融,攻克巨材大关,成为清代玉器繁荣的主要标志。又如仿古器物,由于乾隆对汉族传统文化倍加崇仰,对古旧文物尤其珍爱,“乾隆工”由此代表了我国仿玉发展的最高成就。在乾隆的倡导下,清代玉器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极致:无论是纹饰和雕工,都荟集了历代玉之大成,并且将传统的制玉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两次平定边疆之后,新疆每年有2000公斤贡玉运达京师,造办处及苏、扬二地将和田玉材广泛应用,和田玉已然成为宫廷用玉的主流。清代初期,南方玉器制作技艺更高,大型玉器需运到南方加工,但到了清末,名家荟萃,老北京已成全国玉器加工的翘楚,所谓“欲得精工,必得京工”。

皇帝百姓都把玩,玉从庙堂到人间

乾隆之爱玉,可谓身体力行。他的一生,仅题玉咏玉的诗就不下八百首。他不仅亲自组织采集、制作各种玉,在京师设置养心殿造办处和内廷如意馆,而且他还是一位品位很高的古玉鉴赏家。

清代玉器的制作,无论是线条还是镂雕,都十分考究,即使是器物的内膛、侧壁或底足都一丝不苟。整个玉器给人一种和谐协调的美感。欣赏清代的玉器,总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令人如痴如醉,这就是“乾隆工”的魅力所在。它将传统的中国玉从“事神”和“证经补史”的肃穆礼仪中解脱出来,转化成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能为皇帝和百姓共同把玩,使玉器从庙堂走向人间,焕发出一种温润、可爱的亲和力。

乾隆刚继位时,励精图治。到乾隆四十五年前,清朝达到了顶峰,经济繁荣,外患已绝,而乾隆转向好大喜功,喜欢奢侈品,存了上万块古玉,放在宫中私密处,没事就去抚摩、赏玩,并给它们编目,评出优劣,终日不已。晚年荒政,以此为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官员到处搜求好玉进献,这自然刺激了玩玉的风气。老北京人为何这么爱玩玉?据说就是乾隆帝推动的。虽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累,带动了工艺进步,但总体上说,得不偿失。

其实乾隆并非薄古厚今。不少历史资料显示,他不仅亲自搜罗古今玉器,而且还模仿《考古图》和《三礼图》倡导仿古玉,并以三代青铜彝器为蓝本制作了大批深厚古朴、惟妙惟肖的上等佳作。乾隆时期的玉器,在沁色、致残、破旧上都很注重,连古玉的缺失也一并无条件地给予继承。

终生爱宝玉皇帝也打眼

最有趣的是,这位天子似乎特别痴迷于良渚玉器。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件琮、璧,就记载着他好大喜功、乱点鸳鸯谱的轶事。一件是乾隆将一块良渚玉璧误断为汉玉。这块玉直径28.2厘米,原为寿皇殿中的陈设。这块玉青白色,上面满布深深浅浅的赭色斑,大片干裂,圆周不正,而且有多处裂痕,明显是曾经火烧,可能与良渚文化时期烧墓圹的习俗有关。乾隆称它为“径尺璧”,并且对这块其貌不扬的古玉,倾注了近二十年的眷恋之情。他亲自命人在玉的璧间琢下玺文五方。“信天主人”表明了它的主人相信天命。在他七十寿庆的时候,又情不自禁地在这块玉上琢下了“古稀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两方玺文。岁月匆匆,在乾隆八十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对这块玉把玩不已,并在上面琢下新的玺文,直至八十五岁退位,最后刻上“太上皇帝之宝”这六个字,这位“十全天子”才觉得功德圆满!

另外一件是一块玉琮,由于西周以降,玉琮的制作已少,汉代以后几乎未有新作。就连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也不知道此物何名,居然将它误认为古人用来抬举辇车或乐鼓之人的压肩物件,并在御制诗中堂而皇之地称它为“杠头”。由于不解纹饰结构,应按上大下小方向竖立,竟然又按常规,将其倒过来加配铜胆木座刻诗记趣,用来当笔筒蓄水。如今看来,这是一件多么奢侈而又高贵的文玩。

乾隆御题的那些古玉

乾隆皇帝曾为众多宫廷收藏的前代古玉题诗、作记、立说,在两岸故宫博物院内,都有乾隆留下的题诗、作记的古玉。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东汉,玉璧呈青绿色,为和田玉,有红紫色沁斑。体扁圆形,上部有出廓,两面纹饰完全相同。璧两面雕谷粒纹,内外缘各饰凸弦纹一周。出廓部分正中镂刻“长乐”二字,字体圆润浑厚。璧的外圈边侧以阴文篆刻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

玉云龙纹炉:宋,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乾隆御玩玉辟邪: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玉辟邪。辟邪的胸前刻有御制诗。宫中还配有双层紫檀木座,上层刻有“乾隆御玩”,下层刻有与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诗。辟邪,神兽名,其为想象中的神话动物,顾名思义。

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张口,似在低吼器宇非凡。因曾经深沁熟盘,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浅褐斑。这是目前所知的汉代玉辟邪中,体积较大的一件。

青玉御题蚕纹璧:璧青玉质,以绳纹为界,纹饰分为两个区:内区满饰蚕纹,外区遍饰夔龙纹和兽面纹。在璧的侧边阴刻楷书乾隆皇帝御制诗:“周尺竟踰尺,斯今亦匪今。羊脂略无玼,玉叶果生琳。子爵执诚合,王孙语漫侵。琢章每师古,可以识予心。”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并琢“比德”、“朗润”两枚单框篆书印。壬子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本报记者 张向阳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玉辟邪 乾隆皇帝 荒政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