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技艺梁平竹帘濒临失传 国家级传承仅一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牟秉衡正在竹帘上作画记者张路桥摄
牟秉衡竹帘厂,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倒丝。记者张路桥摄
商报记者王松南
梁平竹帘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是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成帘,并画上精美图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如今,由于现代科技产品的冲击,竹帘也日渐淡出人们视野。为了传承这门古老技艺,73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牟秉衡的两个儿子,分别放弃各自专业跟父亲制作竹帘。
竹丝也能织成“布”
牟秉衡,是目前梁平竹帘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走进牟秉衡的家,一股浓郁的竹香扑鼻而来。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变成了工作室,墙壁挂满竹帘画,除了一个卧室,其余房间堆满了制作竹帘的材料和工具。
虽然已经73岁,牟秉衡制作起竹帘来仍精力充沛。一截成人手臂粗的竹筒,只见牟秉衡先用砍刀将竹筒刨青去节,然后将其剖成一条条宽约一厘米左右的竹条,再用篾刀把竹条划成片,一根一根抽成丝。一截竹筒,竟能抽出两三千根竹丝。
“这只是最初级的阶段。”牟秉衡介绍,竹帘制作工艺有30多道工序,抽成丝后,还有提纵、织帘、绘画等流程,十分繁杂。记者看到,竹子抽成丝后被送到工人手里,工人用一台传统的木制织布机和蚕丝一起织成竹帘。
苏葆祯曾竹帘作画
拿起一张织好的竹帘,远远看去,完全看不到竹帘背后的景象。“只能从里往外看,因此竹帘是以前制作小姐轿帘最好的材料。”牟秉衡笑着说,旧时小姐的轿子都有帘,用竹帘遮挡,外面的人看不到轿内小姐模样,可轿内的小姐看外面却一清二楚。
“比起用宣纸在竹帘上作画另有一番韵味。”牟秉衡说,在竹帘上绘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它没有宣纸那种自然天成的晕染效果,但会给人一种清新、洒脱的感觉,尤其是山水画,清秀的画风很有韵味。此外,竹帘上还能进行刺绣,也很精美。
牟秉衡介绍,竹帘以其独特的工艺形式,吸引了众多全国知名艺术家一展身手,沈鹏、黄胄、阎松父、苏葆祯等大家都曾拜访过自己,并在竹帘上欣然作画,这些作品至今已成无价之宝。苏葆祯曾对牟秉衡说:“我发现自己在竹帘上画得还好些。”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