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祖母假说”新证:女性绝经后更关注子女生育孙辈

2012年05月15日 0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昆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祖母假说的亲情图谱

祖孙亲情不仅值得歌颂,也成为人类学家、行为生物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唱的是台湾歌手潘安邦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潘安邦说,他曾经从台北打长途电话到澎湖,把这首歌唱给外婆。唱完后,他听到外婆在啜泣。也许正是这首歌的主题——祖孙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使得潘安邦在海峡两岸迅速走红。实际上,祖孙亲情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也成为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祖母假说的新证据

英国牛津大学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顿博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两性亲密关系的书,他在书中为横跨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祖母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根据美国犹他大学行为生物学家克里斯汀·霍克斯于1998年提出的祖母假说,女性的一生中,在陪伴爱人和抚育子女两方面的投入上存在明显的变化过程:在绝经期之前,女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爱人上;而在绝经期之后,则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照顾子女生育孙辈的过程中。

就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绝经期的存在并不是普遍的现象,而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女性在绝经期之后,以祖母的身份为孙辈的生长提供帮助,这一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顿博教授的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发表在《科学报道》杂志上,使祖母假说再度成为热门的话题。

在顿博的研究中,以某欧洲电话运营商提供的20亿个电话和50万条短信的匿名记录作为样本,在能够确认用户年龄和性别的记录中,根据电话和短信联系的频率来判断异性或者同性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据此划分出这些电话用户的“最好朋友”和“好朋友”。

在划分了不同的年龄段之后,研究人员计算各年龄层次“最好朋友”和“好朋友”的性别分布。如果朋友是男性,就加1分,如果是女性,就减1分,然后将每个年龄/性别组的得分总数除以用户的人数。如果平均指数是1,说明每个女性的朋友都是男性;如果数值为-1,表示所有男性的朋友都是女性。如果是0,就说明在选择朋友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

在20岁至30岁之间,男女两性交友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类似,都倾向于选择一个异性作为“最好朋友”。其中,女性从异性中选择“最好朋友”的平均指数在20多岁晚期达到顶峰,平均指数为0.46,这种倾向持续到40岁左右。男性在稍晚(也就是30多岁)的时候,“最好朋友”为异性的平均指数达到顶峰-0.41。在两性中,“最好朋友”的年龄都在与自己年龄相似的区间,这显示他们与“最好朋友”可能是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关系。而两性的“好朋友”基本上都是同性,可能是同学、同事,或者其他伙伴等。

当进入中年期以后,两性选择朋友的性别偏好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男性来说,“最好朋友”为异性的平均指数开始下降,一直到50岁左右,其后便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50岁至80岁,男性的“最好朋友”仍然维持在异性的范围内。同时,男性的“好朋友”的性别差异在40岁后逐渐消失,研究认为,这时男性的“好朋友”将不再是同事、同学等,而是他们的孩子(因为孩子是男或女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和男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在进入40多岁(也就是绝经期开始)以后,“最好朋友”的异性指数急剧下降。在55岁左右,指数成为负数,表明这时的女性倾向于选择20岁~30岁的同性(这和她们的女儿年龄相似)作为“最好朋友”。在这段时间,女性的“好朋友”则开始转向同辈的男性。

顿博的这项研究样本空前巨大,突破了过往对祖母假说研究样本太小的局限,因而被认为很有价值。对这项研究的结果进行推论表明,年长女性在自己女儿的生育方面,比在夫妻关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祖母假说与绝经

在顿博的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后不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金·希尔和他有过一次会面,他们就这个研究进行了讨论。希尔认为,顿博的发现和祖母假说的某些方面是吻合的,即女性在绝经期之后,将精力转向自己女儿的生育问题。但希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对这一研究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有很多其他的研究证明,祖母更愿意帮助儿子而不是女儿的生育,这取决于特定社会的婚后居住习惯。希尔同时提出,如果年长女性给他们的女儿通电话比较频繁,这也可能说明她们是和儿子一起居住的,不需要经常给儿子通电话。因此,顿博团队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不足。

对于外婆和外孙(女)的关系更为亲密这个现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大卫·巴斯曾经用“父子关系不确定性假说”来进行解释。他在《进化心理学》中提出,在动物王国里,对于后代和自己的遗传关系,雌性通常都能够100%“确信”。当雌性生产时,毫无疑问它的后代会含有它的50%的基因。然而,雄性却不能“确信”这一点。由于体内受精,在一位雄性到来之前,雌性动物可能已经和其他雄性交配过,或许已经受孕了,或者在他们配对的任何时间,该雌性动物都可能和其他雄性秘密交配。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雄性在亲代抚育的投入中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

把这种进化的遗迹推导到人类,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假设下,与外公、奶奶、爷爷等角色相比较,外婆就更加能够“确定”女儿是自己亲生的,而且“确定”外孙是自己的女儿所生的。因而,外婆和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最能得到“确定”的,所以比其他祖孙关系更加亲密,这似乎从进化心理学上解释了“外婆情更深”的原因。

最早提出祖母假说,并用于解释女性绝经现象的犹他大学教授克里斯汀·霍克斯认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达到一个时间点,这个时候通过帮助抚育孙子或孙女的方式,比直接生育子女的过程更加有利于繁殖。然而,这个用来解释绝经的理论并不被广泛认可。

另一种解释绝经起因的“早夭假说”认为,女性在一定年龄进入绝经期,是因为该年龄的女性身体机能已不适宜生育新的生命,一个50多岁的孕妇所冒的风险要远比一个20多岁的孕妇大很多。希尔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能力会降低,年长女性和年轻女性在“争取男性帮助”方面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时不得不放弃生育,绝经便成为一种符合进化规律的生理现象。

实际上,提出祖母假说的霍克斯是希尔的导师,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了和希尔不同的观点:绝经现象不是进化的结果,而是由于人类身体衰老过程的延后,造成女性的生存年龄远远超过其生殖年龄。

与霍克斯的观点类似,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更年期是自古就存在的现象,只不过因为古代人寿命很短,人还没有活到更年期出现,便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死亡,因此那时候的人类并没有普遍的更年期问题。但到了近代,由于医疗健康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幅提高,因此更多的女性能够“活过”更年期——甚至在更年期之后生活50年之久。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大卫·巴斯认为,绝经几乎只存在于人类中,雌性黑猩猩一生中95%的时间里都可以生育。人的其他器官都是逐渐衰老的,而女性的停经只不过是衰老的表现之一,目前还不能确定绝经现象是进化的结果。

和女性相比,男性的生育能力理论上可以一直持续到老年,但是女性绝经的生理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终结”了丈夫的生育能力。有人认为,这一令男人“懊恼”的性别差异,为男性的中年危机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也可以部分地解释生活中男性更乐于选择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做妻子的现象。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绝经期 生殖年龄 性别偏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