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最富艺术家赫斯特:16岁对被割下的头颅傻笑
“一次盛大告别”
的确,艺术世界很多对赫斯特极尽诋毁之能事的批评家都感到不解:一个来自蓝领阶层、满口大话的无赖怎么就成了当今世界最伟大、最富有的艺术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长、很复杂,与过去25年来世界和英国文化发生的激烈变革紧密相联:艺术越来越成为商品,成功艺术家越来越成为品牌,这一潮流势不可挡;后撒切尔时代“英国年轻艺术家”的崛起,不仅制造了惊世骇俗的艺术,也创造了巨额财富;英国和美国出现了一批超级艺术经纪人,新型画廊文化诞生,轰动性展览主宰市场。
在这个极度商品化的艺术世界里,赫斯特是超级明星,是“英国年轻艺术家”一代中最出名、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被奉为当代艺术世界的“圣者”。
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我脑海中永恒的美丽》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得1.11亿美元。这是赫斯特人生中一个关键时刻,他称之为“一次盛大的告别”。从此他不再创作宏大作品,称“概念主义”已经彻底结束。
从此,赫斯特不再活跃于创作一线,开始专注于传统绘画,不再是几十人团队作业,开始一个人独立创作。2009年,他在伦敦举办画展《爱没丢失》,却遭遇集体恶评。已故艺术批评家汤姆·卢博克称,那些作品出自“一个没有多少前途的一年级艺术生之手”。
赫斯特并不气馁,仍坚持绘画。他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竭力避免绘画,试图与之保持距离。但随着年纪增长,我越来越喜欢绘画。”
赫斯特代表作《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
“创意就是一切”
艺术、野心、金钱,是赫斯特的生命三元素,这与他身处的时代潮流不谋而合。正如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安·加拉格尔在赫斯特回顾展引言中所说:“他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不同,他参透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意识……他的作品直截了当,野心勃勃,既冷漠又感人,敬畏与愤怒并存。”
小时候,赫斯特最想做一名朋克,但“我那时太年轻,不够愤世嫉俗”。十二三岁时,他把朋克装束藏在包里,一出家门就换上。“我想,这种态度影响了我的作品。我总是偷偷摸摸在我的艺术世界里藏一些东西,然后突然暴露它们的真面目。我是一个渗透者。”
他的“朋克阶段”始于12岁父亲离家出走,之后又经历“偷盗阶段”,两次被捕,令母亲伤透脑筋。后来,他被雅各布·克雷默学院录取,学习艺术课程。
他经常去利兹大学解剖博物馆练习绘画,首件引起轰动的作品《和死人头在一起》的灵感据说就在那里获得。那是一张挂在铁架子上的照片,16岁的他亲自上阵,在一颗被割下的中年人头颅旁傻笑。
1986年进入金史密斯学院之前,赫斯特受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影响,意识到在当代艺术世界,创意就是一切。
“我刚到伦敦时是一个年轻画家,愤怒地看着概念作品充斥周围,认为它们都是垃圾。”赫斯特笑着说,“但我慢慢受它们诱惑,心想:好吧,我得跟我生存的世界打交道——广告、电视、媒体,我要与现时现地交流。我意识到,不能用昨天的工具和今天的世界沟通。”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