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阅读英国作家狄更斯 探索两百年英国社会福利历史

2012年02月07日 08:02
来源:文汇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狄更斯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尽管如此,济贫问题却一直都比人们想象得更为复杂微妙。因此,有人在更细致入微地思考:哪些人是今天“不应当被救济的穷人”?不值得救济者其实就是那些你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大白天喝威士忌,自己都养不活还养了好几个孩子和许多危险的宠物。和历史上不具备接受救济资格的穷人一样,现在这些不值得救济的人也没有什么人生目标,一旦公共福利面临紧缩,他们就跳出来对福利改革法案指责抗议、游行示威。

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削减福利,发达经济体的衰退让所有事情都变得难以负担。人们的同情心也会被真实世界的情况削弱。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公众对于靠救济金生活的穷人的态度还充满着同情,而如今,大多数人的看法显然已经改变了。英国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55%的英国人赞同“高额救济金导致穷人更穷”的观点。这也就不足为奇,连劳工组织都慎于挑战这种弥漫多时的要求限制国家对穷人救济的情绪。可见,现行的高福利制度的确到了必须接受严肃的再审视和改革的时候了。

何况,狄更斯小说里对城市贫民生活条件的描述也足以让人觉悟:尽管现在的世界败相丛生,但比之过去仍然更为舒适、更少严酷——2012年的福利体系其实已经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强大多了。

然而,仅仅从削减社会福利节约开支是不够的。一个无法阻止富人收入的肆意增长、却总是想方设法在拨给穷人的钱上动脑筋的政府,其做法本身也值得反思。贫困问题以及怎样以最佳方式缓解贫困是永恒的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复指责贫困是源于偷懒的习惯和虚弱的依赖。英国在庆祝伟大作家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也仿佛在目睹19世纪《济贫法》的还魂。虽然时代不同,但穷人的困境总是值得同情的,因此,狄更斯笔下的贫穷依然在促使今天的政府内省——为何整个国家福利体系中的核心利益模糊不清?其仿佛一床随意拼接的被子,盖在所有人身上,却谁都没觉得多温暖。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狄更斯 英国 作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