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萨苏:革命是一道伤口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
▲1899年,康有为在美国成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简称“保皇会”,亲任总会长,梁启超任副会长。美国人荷马里支持康梁保皇活动,被康有为封为“大将军”。1904年11 月,荷马里在洛杉矶成立了“西方军事学校”,为康有为、梁启超保皇党的“维新军”提供军事训练。照片是维新军过家家般在军事训练。(照片收藏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编者按:辛亥革命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它对整个亚洲和世界格局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从全球视角来观照,值此辛亥百年纪念之时,本报特专访雪珥、陶短房、萨苏、石约翰四位海外学者,以为读者们展示一个更立体的辛亥革命。
即使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萨苏也仍在写作,一手托笔记本一手打字,被人群挤来挤去,堪称一景,几站地过去,上千字的文章便已写好了。
萨苏是位勤奋的历史作家,在抗战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理工科背景、多年外企工作经验、在日本长期生活……这让萨苏的视角异常开阔,他口中的辛亥,不仅是一段往事,而是与当下紧密联系,百年辛亥,百年中国人的自强梦,它的一切迷茫与挣扎,一切坚持与希望,其实仍未随风消逝,它依然在启迪着我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日本的旧书涨价了
记者:今年是辛亥百年,日本社会反响如何?
萨苏:影响没国内这么大,辛亥革命是中国人的事,普通日本人不关心,日本有一些学术研讨会,但也多是中方倡议。如果说最大的反响,是旧书市场上辛亥题材的书大涨价,比如《中国革命记》,是日本人1912年写辛亥革命的书,去年一套不过3千多日元,现在得1.5万日元。
记者:涨这么多?
萨苏:也不是都在涨,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涨了,间接相关的没涨。前几天我还买了一份1911年11月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号外,大概有《人民日报》两版那么大,专门报道辛亥革命,当时局面尚不明朗,所以一边是革命者的照片,另一边是清朝各王爷和大臣的照片,中间是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这个资料后来我赠给作家梅毅(笔名赫连勃勃大王)了。
日本人为何沉默
记者:辛亥革命似乎与日本关系很深?
萨苏:是的,一是革命党以日本为基地,一是留日学生革命热情最高。
记者:为什么当时日本政府没公开支持辛亥革命呢?
萨苏:当时日本政府很犹豫,甲午战争后,中日外交有过十多年黄金期,清政府表示要向日本全方位学习,虽然海军立了“甲午耻”的牌子,但整体上还是把仇恨埋在心中,以开放的态度,主动研究日本,清廷对立宪政体也表示出极大兴趣,此外,当时清朝官员普遍认为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应该联合起来对抗欧美,他们没想到后来的21条、抗战等。在日俄战争中,曾在甲午战争中坚持作战的马玉昆暗中帮助日本,为表示感谢,战后日本还送给慈禧太后一艘小火轮,叫永和号,至今还停在颐和园。所以,日本政府不便表态,采取的是静观其变的态度。
支持辛亥革命的日本人
记者:可为什么那么多日本人支持辛亥革命呢?
萨苏:支持辛亥革命的日本人分两种,一种来自政府,希望中国乱,想利用当时的革命党,所以历次起义的军火,许多是从日本偷运进来,另一种来自民间,比如宫崎滔天等,真心希望中国强大,他们觉得亚洲要崛起,单靠日本不行,所以提出“大陆主义”,宫崎称孙中山是“亚细亚的瑰宝”,当然,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大陆主义”,鼓吹侵略中国,这和宫崎不是一回事儿。在当时日本,宫崎这种国际主义理念不吃香,辛亥革命后,许多日本人指责宫崎帮助中国强大。
记者:不仅日本对辛亥革命态度不明朗,欧美各国态度也不明朗,为什么?
萨苏:英、法等国是两面下注,辛亥革命3年后,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欧洲矛盾重重,列强无暇顾及东方。
1
2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