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热衷客串诗人
2010年03月15日 10:36 重庆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诗歌地位的确立,跟帝王的创作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汉高祖刘邦开了帝王写作诗歌的风气之后,汉武帝刘彻不但立下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自己更花费大量时间,从事诗歌创作,俨然半个诗人。汉末魏王曹操更是于四海激荡、军政繁忙之际,在马上横槊赋诗,成就卓著,堪称一代大诗人。曹氏家族诗人辈出:曹丕以帝王之尊,高度肯定诗赋之功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植以不世之禀赋,用心于斯,成为一代诗宗。至此,诗歌已经成为华夏民族一桩非常崇高的事业,无论有才没才、聪慧愚蠢,人们都要竭尽全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日夜苦吟。

到了唐代,诗歌的规则更加丰富,技术臻于完善,帝王们也更加热情饱满,纷纷染指诗坛。李唐王朝存在的二百八十余年间,总共有二十三位皇帝,其中有诗歌作品留存到今天的就有十二位: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哲)、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德宗李适、文宗李昂、宣宗李忱、懿宗李凗、昭宗李晔。此外,一般正统史学家将其排斥在李唐皇帝行列之外的武则天,也留下了一些诗歌作品。皇帝之外,皇后、贵妃、太子、王、公主,也有好多位是写过诗的。皇帝当中,太宗李世民和玄宗李隆基的作品最多,在《全唐诗》中分别占了一卷的篇幅。

皇帝做诗是一件隆重的事情。中宗时,皇帝举行国宴、游览,除了宰相,就只有修文馆的直学士们可以跟随在皇帝身边。皇帝有所感触,写了诗,就让学士们唱和。虽然这些学士并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无非是些溜须拍马、歌功颂德的老套,但这事情本身在当时是人人羡慕的。贺知章告老还乡,临别之际,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在长安城东门设帐,为其饯行,要求朝廷百官参加,李隆基本人也写了送别的诗歌。这在当时也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新闻。白居易去世不久,新登基的宣宗李忱为了赐予他哀荣,也曾做诗吊唁:“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既高度评价了白居易诗歌作品的影响,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当然,从艺术的角度讲,唐代虽然有那么多皇帝写过诗,却没有一位是出色的诗人。太宗虽然是公认的一代英明君主,文武兼备,他在诗歌上显然也下过一些工夫,但是,他的作品仍然不免有“女郎诗”之讥。

不过,帝王们做诗,好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重视诗歌这一种文体,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做一位诗人帝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热情洋溢地从事诗歌创作,整个社会自然会蔚然成风;与此同时,皇帝的参与,也必然地提高了诗人们的社会地位。换言之,这么多皇帝以九五之尊,兴致盎然地客串了一把诗人,至少说明,这诗人的头衔在当时的确是发射出光芒的,是令人羡慕的桂冠。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那十几位写过诗的皇帝,功不可没。

丁启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丁启阵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