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字”趣说
在我们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的时候,不时会碰到一些怪字,查《新华字典》找不到。比如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辻哲郎(1989 -1960),这个“辻”(tsuji)字就不多见。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日语原文和翻译过来的汉文不是一个字,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渊,日文中写的是“小渕”(kobuti)。日本字不是都来自中国吗?怎么会有我们字典中没有的字呢?
上面举出的两个字,一个是中国没有而日本人自造的字,日本人称之为“国字”,也叫做“和制汉字”、“和字”、“倭字”、“皇朝造字”;一个是中国原来的俗字,今称异体字,几百年中国都不用了,所以很多人倒以为是外国字了。那么,同是怪字,哪些是日本“国字”,哪些不是,要说清楚,就不能不给日本“国字”捯捯根儿。
人名、地名中的日本怪字
江户时代有个大学者新井白石早给“国字”下了个定义,那就是一定要是只有日本有的,不仅要是日本人仿造汉字的原理自己造的,而且必须是中国没有的。就是那些虽然是中国字,但在日本意思完全不一样的,也不能算日本的“国字”,就是虽然原本是日本人不知道有某个中国字,自己造出来,后来才发现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字,意思可能还不一样,那就不把它算作日本“国字”了。这样一定义,我们对日本“国字”就好把握了。“国字”以训读为主,少数也有音读的。
为什么会有日本“国字”的问世?说到根儿,日本存在中国没有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日本人感到中国传来的汉字不够用了,或者用起来不那么方便,就自己造起字了。早在奈良时代成书的《万叶集》,是用中国字记录日本和歌的,其中有一位歌人名叫柿本人麻吕。麻读作“ma”,吕读作“ro”,合起来读作“maro”,写成两个字是“麻吕”,两个字和在一起写就是“麿”。这就成为日本独有的字了。这使我们想到中国的“魔”字。“魔”本非周秦旧字,佛经给我们带来了“魔”的概念,为了翻译佛经,先贤先用“磨”代用,后来换“石”为“鬼”,就造出了“魔”字。奈良时代的书写习惯,是自上而下竖着写,合写的“麿”要比分写的“麻吕”,写得快,还好看。这很像中国字中的“不用”为“甭”,只是“麿”并不两字合读罢了。
丰子恺译本《源氏物语》第四十二回(帖)篇题为“匂皇子”,郑民钦译本译作“匂兵部卿亲王”,其中的“匂”字被列在日本“国字一览表”中,读作“nioi”,是香味的意思。然而这个字在平安时代本来是“韵”字的省笔字。江户时代儒者松井罗州《它山石初编》就指出“匂”是“韻”字的省文。他举出平安时代藤原敦光《对庭花诗》:“当户浓匂含霜媚,入帘落蕊带风斜”为例,说里面的“浓匂”就是“浓韻”。松井罗州所言不差。其实,在中国早有这个字,读作“盖”。《龙龛手镜》(高丽本)勹部:“匂,盖,葛。”意思是“匂”这个字,读作“盖”,是葛的意思。所以,“国字一览表”里是否还应该给它留一个位置,就值得讨论了。
一般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的时候,遇到日本“怪字”,意译或者音译都可以避开,不让它们出现在译文中让读者头痛,不过一碰到日本人名、地名中的“怪字”,可就挠头了,总不能给人改名换姓吧。至今在日本人的姓名中,还有一些属于日本“国字”。前面提到的“辻”,是十字路的意思。日本地名中的“国字”不仅常见,而且还有一地专用的。日本关东北部有个栃木县,栃(toti)是日本“国字”,本来是一种山地自生的落叶乔木,栗子似的褐色种子可以食用。爱知县有个地名叫“岛”,也写作“岛”,“”和“”都读作“iri”,这两个字就是地名专用。在日本,像这样的地名用字不只一个,本地人当然用来不犯愁,对于外地人来说,可就难明其妙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王晓平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