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60年代结婚证首次统一内容:仅三句话三十个字(图)

2012年09月11日 14:51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卞永江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980年,国家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走上了依法行政的道路。

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三十年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966年,婚书上首次出现关于计划生育的文字。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还有标语、口号、题词等。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统一印制婚姻证件前,计划生育一直是婚书上的主题词之一。

一般,这种婚书为目前所见最小的证本式婚书,也是各种类型婚书中开幅最小的。即使展开后,仍比最小的卡片式婚书长宽各短0.3厘米左右。妙在布局合理,封二为4×6厘米的表格,分6项10个栏目,70余字,文武线边框,方寸之间容纳如许多的内容,却不显拥挤窘迫,给人疏朗清晰之感。封三的计划生育宣传词也是70来字,同样清晰明白。

婚书上的商品供应

一件吉林省汪清县百草甸人民公社1960年12月28日签发的结婚证书,宽33厘米,高26厘米,周边草绿,中间粉红,花卉嘉禾、五星红旗、橄榄枝、和平鸽、红双喜围成花边。婚书背面写着几行钢笔字:猪肉果子已供、棉布已供、水果已供。

婚书上出现商品供应,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始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消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了整整三十年。1955年10月,北京市的婚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布票已发”的小型戳记章,从此,商品供应专用章成为城镇婚书的特殊标记,见证了不同年代新人的生活情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简朴,公职人员结婚多在单位借一间屋子,把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就是新房。婚礼由单位领导主持,亲友同事参加,撒点喜糖就行了。婚书上供应的商品主要是棉票和布票,拿棉票可以买棉花做被子,用布票买布能做件新衣服。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观念悄悄发生变化,开始在新房里摆放简易家具,那时工资低,成品买不起,凭婚书还要通过人情关系可以到计委批点计划内木材自己做个梳妆台、酒柜或是一对简易沙发。婚书上的供应商品除布棉外,又增加家具票证,有的地方还可以凭婚书托人情拿到商业局的批条,买到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商品。

由于各地经济情况不同,婚书上的商品供应品种和数量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多的,糖、烟、酒,锅、瓶、盆,布、棉证等吃、穿、用都有;少的只有布票一种。1960年沈阳市颁发的一件婚书上盖着7个条形章,分别是:暖水瓶供应完、面盆供应完、蒸锅供应完、硬糖果供应完、香烟供应完、棉证已发、布证已发。而山东枣庄的婚书上仅有一个布票已发的供应章。是两件结婚证书的背面,左面的婚书上盖了5个条形章,内容分别为:方凳已供应、方台已供应、大床已供应、大厨已购、被面已购。右面的婚书上面盖了2个双喜章、3个条形章,小双喜章由两个圆形红喜字边缘叠加在一起,是祝福喜庆之意;大双喜章是圆形公章:中间刊圆形大红双喜字,印文由左至右呈环形,喜字上方为“结婚商品已购”,下方为“国庆门市部”;三个条形章分别为:布证已发、购物券已发。婚书上加盖商品供应章,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一道别样的风景。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婚书 结婚证 1980年 195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