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史铁生遗作反思人性 “我在哪儿”绝不是假问题

2012年02月17日 08:59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湛 魏丹枫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史铁生遗作面世,最后一篇修改于他去世前十几个小时

“《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电脑文档最后修改时间为‘2010年12月30日,9:35:58’”, 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这样说,这部作品相当于他的绝笔之作。

十几个小时后——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去世,“用生命写作”的史铁生,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了表达对史铁生的尊重与怀念,《收获》杂志在2012年第一期上推出了“史铁生遗作特辑”,该纪念特辑收入了陈希米在史铁生去世后整理的各类文字共约8.5万字,其中包括史铁生与王安忆、王朔等的通信。

《收获》执行主编肖元敏,最早从王安忆那里得知了这批遗稿的消息。

“史铁生遗作特辑”,收入了史铁生未发表的散文《昼信基督夜信佛》和小小说《恋人》、《猴群逸事》、《借你一次午睡》,以及与王安忆、王朔、小水通信6封,还有未完成的长篇作品《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

“从21岁双腿瘫痪开始40年的轮椅生涯,到30岁两个肾相继失灵、48岁开始透析,史铁生在《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中回忆了他的一生,对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和诠释,融合散文、随笔、话剧、诗歌,充满思辨色彩。”肖元敏说,“该作品既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对各个时期作品的重新思考。”

某种意义上,正是史铁生对于生命苦境的长期真切体味,才铸定了他的文学创作那样一种面对生命的玄思冥想特质。这一点,在史铁生的这一组遗作,尤其是那部未完成的长篇作品《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中,同样有着异常鲜明的体现。

“小时候我常想,我为什么偏偏是出生在这儿,而不是别处?很多年后我才找到答案:一个人只能出生在一个地方。可为什么偏偏是我,出生在这儿呢?”细读文本,就不难发现,类似的思考追问性语句差不多可以说是遍布全篇。

除了这本未完成的《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恋人》、《猴群逸事》、《借你一次午睡》是3篇构思精巧的小小说,而在与王安忆、王朔、小水的6封通信中,读者能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史铁生:与王安忆的通信谈创作和文学、与王朔的两封信谈对生活的共识和分歧、与侄儿小水的3封通信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教诲。

“与王安忆的通信偏向‘学术’,字里行间布满两位作家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的理解和交流。”肖元敏说,“给王朔的两封信件较为‘私人化’,着重探讨双方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行文略显曲折但内里藏有深意,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史铁生与王朔之间对于某些问题的论争和分歧,也可感受到史铁生对待朋友的真诚和忠厚。”

小水是史铁生的侄儿,读罢全文,脑海中便能浮现一位苦口婆心的长者与一个对生活略有迷茫的年轻人的形象。“史铁生循循善诱,援引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为例,教导侄儿积极投入生活。”肖元敏推荐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看看,一定也有启发意义。

史铁生作品 “我在那轮椅上的史铁生中”

长篇作品《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节选)

“我在哪儿”这问题绝不是个假问题。

那就再缩小些:我在北京市东城区。再缩小些:我在东城区北新桥大街,我在北新桥大街前永康胡同,我在前永康胡同40号,我在40号东南角的老海棠树下,我在那树下的一辆轮椅上,我在那轮椅上的史铁生中。

所以最终的回答是:我在史铁生。

这话听着别扭。而且,怎么听起来就像是说:史铁生者,一间牢笼是也,而我被囚其中?

……

所以我常自窃想,一旦我脱离此世,不管到了哪儿,若被问及我前生何在,最靠谱的回答就还是:我在史铁生。

我在史铁生——这句话既指出了我的自由,也暗示了我的限制。自由者,我既可以超越史铁生,更可以有朝一日脱离开史铁生。限制呢,是说我偶然地拘于史铁生,但绝对或永恒地拘于我——即便千轮万回你做了神仙,做了圣人、智者,也看不出这事儿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理想是很难原原本本实现的”

2005/8/30 史铁生致王安忆的信(节选)

再美好的理想,若一旦付诸实现便要倒塌,人们就会放弃对它的信任。比如爱情,时髦的意见是说压根就没有那回事,有的只是婚姻或性。怎么会这样?就因为,爱情,作为理想自有千般妙境,而一入实际则难免疑难种种。疑难的根本在于:①没有哪种理想是不希望实现的。②但理想是很难自然而然、原原本本地实现的,尤其是关涉到他人。③因此,常要借助权力来推行或维系。④结果无非两种:一是理想实现,推行和维系者功成身退;一种是权力壮大,而理想衰亡。

因此可以说:理想的难点并不在于它的诞生,而在于它的继续。

……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爱情中,对此危险的警惕远远少于对理想的畅想。

“有限与无限的对立是永恒的”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王安忆 遗作 前永康胡同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