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彭冲、叶飞、荣毅仁在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休息室里交谈。 中新社发 吕相友 摄
一个人与三座城
力排众议保下南京古城墙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因病于2010年10月18日12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冲,1915年生于福建漳州。从他青少年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算起,其革命生涯达70多年之久。
生于福建:“龙师”第一个党员
1933年,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地下党员到漳州恢复成立了党小组。彭冲(当时名叫许铁如)在龙溪高等师范读书,受红军的影响,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他在此期间成为龙师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不久,又成为龙师第一个党支部的负责人。
1934年,中共漳州工委吸收了由左翼知识分子组织的进步文艺团体——虹桥文艺研究社,并派彭冲等加入文艺社,将之改造为党的革命文艺团体,这便是名噪一时的“芗潮剧社”,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广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们在实践“到农村去”的口号中坚持方言演出,堪称创举。
主政江苏:“好市长”“好书记”
从解放初至粉碎“四人帮”,彭冲主政南京、江苏,书写了25年光辉篇章。他是新南京城的创业者、建设者,被江苏人民称为“好市长”、“好书记”。是他,把南京由一座“消费型城市”变成了“生产型城市”——由于当时抓紧了生产,195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9亿多元,是1949年的3.2倍。到1962年,达到了20余亿元,为南京今天的化工、电子、汽车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
“文革”时期,南京遭了殃,领导被当成走资派打倒。1966年8月到1968年2月期间,彭冲被南京大学造反派揪去批斗达200次之多,吃了许多苦头,但他坚韧不拔,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抵制。
“文革”的破坏史无前例,但江苏的社会生产、生活和治安仍得到良好的维持和一定的发展。南京城市绿化美化获得海内外的公认,都同彭冲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正是由于他在“文革”中力排众议,坚持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把南京市城墙的大部分保留下来,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古城!
上海4年:拨乱反正改革创新
粉碎“四人帮”后,上海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彭冲奉命任上海市委第三书记、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等职。他在上海的4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创新的4年。
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国树立起现代化钢铁工业的新形象。1978年12月23日,宝钢打第一根桩的开工仪式就是彭冲主持的。
据《福建党史月刊》
生平:
彭冲,原名许铁如,1915出生,福建漳州人。
曾被选为二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十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主席。1977年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同年8月被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3年6月被选为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六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4月,继续被选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央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央视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