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与陈明,挚爱深沉
丁玲与陈明
丁玲在陈明的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
1937年2月,出狱后的丁玲来到延安。当时延安文艺界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小伙子名叫陈明,他生得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潇洒。丁玲在陈明的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陈明回忆说,关于我和丁玲的传言很多,说什么丁玲爱上了一个小丈夫啦,等等。我听了很不高兴,但也不在乎,丁玲更不在乎,她鼓励我:随他们说去,让他们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我也表示,为什么男人年纪大,女人年纪小就行,反过来就不行?我们就是要反这个封建。
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
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乡村,直到1979年。在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陈明回忆说,丁玲关的“牛棚”是个单间,有两个女将看着她。我们是个大间,就在丁玲的隔壁,上下两层铺。1969年春节,过年了,有的人可以回家过年,剩下几个不能回家的。我说,好啊,你们都有家可归了,替你们高兴啊。于是批斗我,说我说怪话。我说这不是怪话,是真话。我和丁玲说了,我们俩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现在我们俩都在“牛棚”,所以我们把“牛棚”也当做家了,那还不可以呀?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丁玲牵挂的唯有爱情这个主题。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而在这句话之后,丁玲又说了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萧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萧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