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汉津:不屈的贝宁民族之魂
2010年06月21日 11:56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贝宁中南部小城阿波美的戈荷广场,矗立着一座巨大铜像:一位身躯高大的男子昂然挺立,右手握着镐头,左手高高扬起,他就是备受贝宁人民尊崇的民族英雄贝汉津。雕像基座上镌刻着他的名言:“我决不接受任何损害我们祖国独立的条约!”今年是贝宁独立50周年。回首百年反抗殖民者侵略的历程,这位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先驱将永远为贝宁人铭记。

贝汉津原名孔杜,出生于1844年,是达荷美王国第十一任国王格莱莱的爱子。孔杜聪明好学,成年后参与处理国家政务。1889年12月,格莱莱国王去世,45岁的孔杜继承王位,改称贝汉津王。

此时的达荷美王国,正受到法国殖民主义的严重威胁。原来从16世纪起,西方列强便相继践踏贝宁的土地。贝宁境内的各邦国统治者竞相向欧洲奴隶贩子提供奴隶,换取烟酒与枪支。达荷美王国也一度成为由王室垄断的贩卖奴隶的中心。

到19世纪中叶,奴隶贸易废止,法国试图独霸贝宁。它先是诱逼沿海的小邦国波多诺伏的统治者于1851年签订协定,获得在贝宁南部进行贸易和传教的特权。后又迫使达荷美国王格莱莱签订不平等条约,正式将其附庸国波多诺伏的沿海城市科托努割让出去,企图以这块“保护地”为据点,进一步侵占达荷美王国。

贝汉津对法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极为不满。登基后,他不但准备收复失地,还筹划如何阻止法国人下一步更阴险的图谋。他断然拒绝会见前来说服达荷美让步的法国使节,同时暗中加紧备战。

达荷美王国拥有一支较强大的军队,特别是由王后和王妃带领的娘子军,英勇善战,赫赫有名。贝汉津一边继续扩充军队,一边大量添置武器弹药。1890年2月,他亲自率领军队主动出击,攻打科托努。经过激烈的战斗,双方互有伤亡,谁都难以取胜。最后只能达成妥协,法国继续占领科托努,但答应每年向达荷美王国交付两万法郎作“补偿”。这样,和平暂时维持了两年。

1892年,不甘心失败的法国人卷土重来。这时,被任命为法国殖民总督的贝约尔,以达荷美军队“侵扰法国的利益”、“野蛮的达荷美人需要开化”为借口,正式向贝汉津宣战。贝汉津率军殊死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阿波美。撤退之前,他犹豫再三,最终下定决心,将象征国家主权的王宫付之一炬。据说,下达这一命令时,他泪流满面,话语哽咽,双膝长跪,亲吻土地。

法国殖民者知道贝汉津在达荷美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单靠攻城略地难以实现长期占领。于是对贝汉津实行诱降之计。贝汉津看穿了敌人的阴谋。他带领部队向北方转移,同当地百姓一起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893年12月,法国收买了曾任达荷美军队参谋长的阿古利—亚戈博,进一步围剿贝汉津的部队。一个月后,贝汉津在一次激战中被俘。法国人允诺只要他肯签署“友好合作”条约,就立即恢复其王位。而贝汉津作出的斩钉截铁的回答,就是今天镌刻在他铜像基座上的那句豪言壮语。

法国人将贝汉津流放到遥远的加勒比海中的小岛马提尼克,后又转移到阿尔及利亚。1906年12月,贝汉津客死在阿尔及利亚小城布利达,遗体运回国内后,安葬在王宫之外专修的陵墓中。

1960年,达荷美终获独立,15年后易名为贝宁。当家作主的贝宁人,在古都阿波美城的戈荷广场上为贝汉津建造了铜像,在城内修复了昔日的王宫。王宫中保存有他使用过的刀剑,他缴获的法国殖民军大炮,还有他珍爱的木雕、铜雕等艺术品。贝宁人怀念为捍卫国家主权坚贞不屈的贝汉津,尊奉他为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