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2009年7月2日北京95岁
【追忆】欧阳山尊,1914年出生于湖南浏阳。著名导演艺术家、中国话剧界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话剧艺术家、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949年之前开始从事演艺事业,1949年之后参加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担任副院长、副总导演。代表作有《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等,被称为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
【纪念】
这天,一推开人艺排演厅那厚重的木门,便望见欧阳山尊合抱双臂,开怀畅笑的巨照。就在这座大厅里,欧阳山尊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关汉卿》、《李国瑞》等十余部戏。离休后,又担任了《巴黎人》和《末班车上的黄昏恋》的总导演。在这里,欧阳山尊为大到中国话剧小到北京人艺的兴衰发展忧虑过、欢喜过。此刻,人艺人看到山尊同志这幅巨照,或许会多少感到心清气定,会觉得他们的老院长、老同事依然在和他们一起为话剧、为人艺一同悲喜。
在追思会上,朱琳拉着长长的北京音儿告诉人们,她已经八十有七,但她说她很幸福,她拍的第一个电影就是山尊父亲(欧阳予倩)写的剧本;后来演的《三姐妹》又是山尊同志导(演)的。3年前,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她和山尊同志同台演出。“那天,山尊同志是坐了轮椅上台的,在朗诵鲁迅的《过客》时,他一激动,腾地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吓了我一大跳。他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坦荡,为艺术而献身的人!”
——摘自罗雪村《欧阳山尊同志追思会》
【定格】2009年11月23日北京95岁
【追忆】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市。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红楼梦》英译本作者。杨宪益与英国夫人戴乃迭一起致力于中国翻译事业,翻译作品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门类,共计近千万字,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纪念】
今天,杨宪益先生病逝,三位红楼梦英文翻译家俱驾鹤西行,在今年7月,获悉霍克斯先生病逝之后,我撰文纪念他,如今,杨先生也走了,今年真是红楼梦英文翻译的大悲之年。《红楼梦》家喻户晓,而《红楼梦》的海外传播则是鲜为人知,我们过多地关注关起门来的“大观园”,而很少顾及全球化视野中的“宝黛爱情”,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全球化时代,需要对《红楼梦》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所以,霍克斯、杨宪益、戴乃迭这样的翻译大家则是人类的瑰宝,他们的卓越奉献,让我们能够对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做一个学术比较,这就是他们最卓越的贡献,他们对《红楼梦》英文翻译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
——摘自裴钰《纪念杨宪益——娶了林黛玉为妻的翻译家》
虽不认识杨先生,但是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神交已久”。今已作古,驾鹤西去,歌以念之。漂洋学得真功归,结发伉俪始相随。漏船载酒泛中流,红袖添香比翼飞。百年烟云终飘散,一部红楼青史垂。译海遨游多硕果,文化使者一丰碑。
——摘自光潜《悼翻译大师杨宪益先生》
【定格】2009年5月9日北京82岁
【追忆】李文华,1927年出生于北京,相声名家。在和侯宝林、马季、郝爱民等合作演出的实践中,形成了以蔫哏冷面见长的艺术风格。从1978年开始,李文华与姜昆搭档,更进一步推出了把个性与人物融为一体的特长,使捧逗珠联璧合,自然默契,相继推出了《如此照相》、《打针》、《看球赛》、《想入非非》、《男女有别》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名段。
【纪念】
离开心爱的相声24年,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却依然让无数人惦念着,对于喧闹不休、争论不断的相声圈可以说是个奇迹,也带给人们很多启示。首先,把相声当艺术,也就是爱相声。去年81岁高龄的李文华坐着轮椅带着氧气瓶还要拜马三立为师,以了夙愿,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这是对相声何等的热爱。如今相声不景气很大程度上是缺少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说得好的都不务正业,更别提那些说得不好的了。
其次,有特点。李文华老先生在从艺过程中形成了以蔫哏冷面见长的艺术风格,从1978年开始,李文华与姜昆搭档,更进一步推出了把个性与人物融为一体的特长,使捧逗珠联璧合,自然默契。而反观我们现在很多说相声的,热闹是挺热闹但千人一面毫无特点。
最后,高产低调。李文华一辈子说了很多段子,仅与姜昆配合就不下三四十个,其中不乏《如此照相》、《祖爷爷的烦恼》、《诗歌与爱情》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名段,若不是当年患病,不知李老能带给我们多少经典快乐,而李文华老人又是非常谦和低调,平易近人,人缘非常好。
——摘自白波《李文华留给相声的启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