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968年天安门秘密重建 施工方案颇具政治色彩

2013年09月13日 09: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王建柱

重大问题由周总理审定

周恩来总理自始至终都关心着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为了保持天安门城楼的原面貌,一些重大问题,都是由周总理亲自审定。

例如,在施工当中,当时的北京市领导人谢富治曾要求把老檐、小檐下面的木制斗拱改成玻璃钢的,这使工程指挥部很为难,于是拿着模型去请示周总理。总理表示:照原来的木斗拱样式制作。

又如,天安门正脊两端的大吻,原来是龙的形状。但在重建时,对于图案和彩画的处理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古建筑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另一种意见是,传统的都是“四旧”,属于封建内容,新中国的天安门应具有革命意义,要用葵花向阳和延安宝塔等图案来代替。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结果便上报周总理。周总理看完报告后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原主体部分不要改。”并批示:天安门彩画整体用朴素的“大丽花和玺”,勾头等小型琉璃瓦件可用向日葵图案,其余一切照旧。

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开工,到1970年五一前竣工,整个工期112天,全部木柱木梁皆为整体木材,多为进口。这项工程仅琉璃瓦就制作了近100种规格,10万余件油漆彩绘,磨砖对缝,都是当时高水平的技术活。

据统计,有中央和全国21个省市的216个部门参与,每个工种、每道工序之间不准互相打听。整个现场施工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举世罕见。

挂国徽要派可靠的人

天安门城楼竣工前夕,悬挂国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悬挂之前,周总理特别指示:挂国徽要派可靠的人。

这项任务又落在了姚来泉的肩上。悬挂前,周总理特意把姚来泉等人叫去,给他们交了个底。周总理严肃地说,天安门是马列主义的大讲台,国徽必须要挂得正,绝对不能有一点偏差。否则,外国人来了,说你们连国徽都挂不正,这就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了。

国徽是由北京雕刻厂制作的,直径1.7米,需8个人抬。姚师傅检查时发现,国徽背后有铅笔写的抬国徽的人名和日期。根据领导指示:国徽不能有任何痕迹,于是他用细砂纸打磨掉了字迹。随后,国徽被左右两个滑轮吊到固定位置。按要求,国徽的位置要对准北京的中轴线,而且一丝一毫也不能偏离。

此时,技术人员站在纪念碑前的中轴线上,用经纬仪对准天安门城楼,准确地说,经纬仪中的线要和国徽上细如发丝的中心线重合。姚师傅则根据对方左右手示意的两面黄旗,不断地调整着国徽的位置,这样,整整用了一个上午才把国徽准确无误地挂在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

天安门城楼被神秘大棚密封后的第110天的深夜,几万根杉篙,近3000立方米席棚和脚手架被拆除了。

清晨,一座崭新的天安门城楼迎着朝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王建柱)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天安门城楼 国徽 施工方案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