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甘肃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为国内最早小麦标本
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曾先后发现了小麦等5种作物的炭化籽粒。日前在甘肃兰州结束的东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上,考古学者认为,这些炭化小麦是我国境内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小麦标本。
“东灰山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青铜器时代,我国已开始栽培小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说。
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是1958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今年5月份,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李璠等人,到东灰山遗址调查采样,采集到陶器、石器、骨器、炭土标本、炭化五谷及动物骨骼等标本。此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合作,对东灰山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380平方米,清理墓葬249座,发掘及采集遗物975件,这些遗物包括金器、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等。
与其他遗址不同的是,考古学家在东灰山遗址中还发现了小麦、大麦、粟、黍籽粒等作物的炭化籽粒,尤其是小麦粒完整饱满,且数量很多。
据介绍,李璠等专家在东灰山遗址采集标本中,将其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并公布了一个碳14年代测定数据——树轮校正年代距今5000±159年。此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对东灰山炭化小麦标本进行了碳14测定,断定为距今4230±250年。专家认为,这一数据虽然比李璠等公布的数据晚约1000年,但仍然是我国境内年代最早的小麦标本。
考古专家认为,在一个遗址发现5种重要作物的炭化种子,在国内是首次。郎树德说,目前对于小麦到底起源于中国还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有待考究。如果小麦起源于中国,必须找到当地野生小麦作为依据,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发现,更多的观点倾向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东灰山遗址小麦粒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明,民乐河西走廊一带是中国种植小麦最早的地方。”
据了解,东灰山遗址是“四坝文化”的一部分。“四坝文化”是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民乐、山丹两县境内的四坝滩,于1956年被考古界命名为“四坝文化”。民乐县境内现有“四坝文化”类型的古遗址两处,即东灰山遗址和西灰山遗址。(陇 文)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