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深圳7000年文化遗址遍地垃圾 成建筑废料倾倒场

2013年05月30日 08:09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0529文化遗址为何变身垃圾场

一、7000年文化遗址遍地垃圾

深圳市葵鹏公路边的咸头岭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一直被作为岭南文化和珠三角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标尺, 还曾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但就是这样一个应该受到保护的文物遗址,如今却成为了一个建筑垃圾、余泥渣土和碎石头的垃圾场。当记者赶到那里的时候,看到遗址所在的迭福村,满眼望去就像是被沙土填埋的一个垃圾厂。原来相对平坦的地面现在已被堆积如山的余泥渣土、建筑垃圾、碎石头覆盖,除了几棵大树外,已经看不出这里原来的面貌,而一些垃圾车的车辙痕迹却依然清晰可见。记者走近了遗址旁边仅剩的几间平房,正遇上下班的杨先生。

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就在附近的电镀板厂上班,一年前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搬迁出去,他和几个工友为了上班方便,依然租住在这里。有时白天去上班,晚上回来就能见到新的垃圾又堆了起来。这种情况持续了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估计都是在晚上11、12点钟左右到凌晨三四点之间发生的事情。

在这居住的另一位李先生也反映,倾倒垃圾的都是些泥土车,不分白天黑夜,呼啸而来,倒完垃圾又呼啸而去,一天有十几辆车来来回回,十分扰民。

看到满是垃圾的“遗址”,作为深圳市文物的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兰希志连称“无法交差”。他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多方排查,发现这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倾倒行为,应该就是周边的建设工地所为。

兰希志告诉记者,咸头岭遗址位于葵鹏路出口,这是大型车辆通往市区的必经要道。而遗址所在的大鹏新区目前有不少在建项目,因此他判断,这些垃圾很有可能来自新区的建筑工地。

垃圾事件让兰希志寝食难安,他告诉记者,整个遗址的保护范围是2万2千多平方米,建筑垃圾倾倒的范围大致是一千多平方米左右。虽然从表面看,建筑垃圾仅仅是影响了遗址原貌,但兰希志最担心的是垃圾会破坏到地下土层,对文物造成影响。而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今遗址上这大量的余泥渣土和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如何才能避免在清理垃圾时不对遗址造成二次毁坏?

兰希志说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启动清理工作。目前深圳市文管办已经责令大鹏新区立即着手对现状进行保护,不能再发生倾倒垃圾现象,并展开对倾倒垃圾者的调查和追责。

深圳市大鹏新区社会建设局副局长程得红觉得倾的行为是非常猖狂的事情,本来七千年的咸头岭文化遗址对深圳的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宣传,是深圳文化的名片,出现这种情况确实是令人愤慨现在他们正在追查线索。

在现场,记者看见咸头岭遗址周边受损的护栏网已经被修复,并设立新的护栏网;大鹏新区也表示,会对遗址非法倾倒垃圾情况立案调查,由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管理局牵头,公安、执法队等各部门配合执行。可是,就在我们进行采访期间,远处一辆重型车又闯入遗址现场。程得红说以后要建大门进行保护,设专人看守,禁止外面的车辆进入。

 

二、遗址保护迫在眉睫

在深圳博物馆古代深圳展厅,记者看到了诸多从咸头岭遗址出土的30多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它们证明了深圳地区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类生存和活动,正是这些陶器和石器的出土,使咸头岭遗址成为了珠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重要标尺。

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咸头岭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该遗址是当时规格很高的对周围遗址有较强辐射力的一个中心性聚落遗址,也是目前惟一一处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典型遗址。

深圳市考古鉴定所的副所长李海荣是当年的发掘领队,曾经两次带队参与咸头岭的考古发掘工作。足足六个月的野外时间,每天都得经历炎热酷暑,蚊虫叮咬。但是咸头岭对李海荣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矿,寻找、发掘、整理、复原,时常会有让他兴奋不已的收获,虽然每天都是满身尘土,但又乐在其中。

在上万件碎片的寻找和拼接当中,李海荣和他的队友们复原出了500多件文物。对于这个遗址的保护,他一向主张原貌保护,垃圾倾倒以后,把整个的遗址的原始环境给破坏了,有可能把原有的文化层也给破坏掉了,因为发掘的区域只占这个遗址的十分之一左右。

遗址的破坏让李海荣感到痛心和无奈,他告诉记者,当前只能先把遗址上的建筑垃圾清理掉,让地下的植被自然生长起来,以形成对这片沙丘遗址的保护。另外,遗址旁边的泻湖也应立即防护起来。因为泻湖范围内从未进行过考古发掘,而这样的发掘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海荣认为,遗址保护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性的工程。

 

三、两处遗址两重天

早在2007年,“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结果出炉,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佛山古椰贝丘遗址一同入选。这也是广东省首次有两项入选全国十大。之所以入选“全国十大”,咸头岭遗址是因为它“在新石器编年体系上确立了一把标尺”;古椰贝丘遗址则是因为首次揭示了岭南远古时期采集经济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以及人们当时的采集、渔猎生活的细貌。咸头岭遗址惨遭破坏,古椰贝丘遗址又如何呢?记者赶到佛山,发现古椰村遗址一派田园景象。

记者看到,沿广明高速荷城出口而下,古椰贝丘遗址就在匝道的右手边,250亩的保护范围,已经被防护栏紧紧围住。此外,遗址核心保护区外缘起向外50米范围,设为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和建筑高度。

佛山市高明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李梅玲告诉记者,古椰贝丘遗址的保护也可谓一波三折。现在遗址已经在监控地带范围,不能够在里面随意动土。但是在最初发现遗址的2006年,正值广明高速建设要从遗址横穿而过,保护遗址的情形也十万火急。他们请来了考古学者和施工双方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建议高速公路的建设方,往北挪了一点。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遗址 建筑垃圾 文博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