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600年建文帝生死谜团 “出逃说”又发现涵洞新证

2013年05月07日 08:34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钟晓敏 仲茜 孙羽霖

到达涵洞前,先要在山上穿越一段野道

这就是隐藏在明城墙清凉门段的涵洞,看上去足够一个人穿过,孩子们排成队好奇地探险

虽然从涵洞里没有穿出去,但孩子们还是在外面找到了出口

中国历史疑案无数,直接与南京相关、影响最大的疑案,莫过于明代建文帝失踪案。昨天,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联合中国好家长超级大联盟,邀请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团长舒克,带领100多位家长和孩子,探秘隐藏在明城墙清凉门段的一个涵洞。

这个涵洞,或许可以为已经争论了600多年的明代建文皇帝的生死谜团,提供一个有意思的参考!

烧死还是逃跑?

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谜

昨天“立夏”,下午两点的烈日让大家感受到了一点“暑气逼人”。不过,带着建文帝是否有可能从这个涵洞出逃的好奇,大家全副武装,穿着长裤长袖、戴着帽子、手套,拿着手电筒,拄着登山杖,在清凉门城墙口集合。

中国好家长超级大联盟版主“功夫”在探洞之前,给大家普及了一段历史知识。“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但这个皇太子命薄,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后来,朱元璋又改封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让他在自己‘百年’之后,继承皇位。”不过,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对这种安排很不满。朱棣早年随父亲东征西讨,为大明王朝的四方安定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论文武才华,四子朱棣都要远远高于长孙朱允炆。

朱元璋死后,分封在各地的藩王根本不把建文帝放在眼里,个个飞扬跋扈,不服从朝廷管辖。为了解决地方藩王对皇权的威胁,建文帝采纳了齐泰、方孝孺等人的建议,厉行削藩之策。

“这正好给燕王朱棣找到了借口。”“功夫”介绍,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役”。这场战役打了4年之久,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入南京。这时候,皇宫里大火烧起,燕军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要找一个人。

“燕军要找的人是谁呢?”“功夫”话音未落,孩子们便异口同声回答“建文帝”。

不过,燕军终究还是没有找到建文帝,有人说他自焚身亡了,也有人说他出逃了,关于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成了千古悬案。

“坚持建文帝‘出逃说’的人中,有人认为建文帝是从中华门逃走的,有人认为他是走宫中地道从太平门逃的,还有人认为他是从清凉山出城逃亡的。”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团长舒克曾多次寻找建文帝出逃“密道”。

“出逃说”又有新发现

清凉山涵洞疑是密道

进去容易出去难,出口可以看到一束“亮光”

今年2月,舒克有重大发现。“我们在明城墙清凉门段发现了一个涵洞。”他边说边带着大家从清凉山西麓,从一条山间野道上山,寻找起洞口。“老师,600多年前,建文帝就是从这里逃跑的吗?”一路上,孩子们边走边问,“这里地势高高低低,又有树木遮挡,一旦隐藏起来还真不好找。”

在野道上跋涉了几百米后,舒克带大家来到一处山坡坳地。清理掉杂物,一个涵洞露了出来!

“涵洞是明代建设在城墙上的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设施。”舒克介绍,明城墙上有很多涵洞,一般都是用来排水的,但这个涵洞很特殊。

其他的涵洞口都比较小,而这个涵洞口的入口非常大。这个涵洞呈半圆拱形,陪儿子来探秘的杨先生测量了一下,洞口约一米宽,80厘米高,人可以钻进去。

这个洞的另一端通向哪里,它会是建文帝出逃的那条密道吗?不仅孩子好奇,大人们也兴奋起来,他们打头阵,带领孩子们开始了钻洞探险。

现代快报记者也半蹲下身,跟着大部队一起钻进洞内。可令大家奇怪的是,涵洞越往里走,洞内空间越小,上下直径越来越小,原本蹲下身的大人们只好变成匍匐前进。可即使这样,钻洞队伍还是停下了脚步。“前面走不了了,又有碎石,又有垃圾,洞口被堵住了,出不去了。”爬在最前面的家长杨忠云向后方队员喊话,队伍只好停了下来,头尾互调,然后缓缓地撤出了洞内。

没能爬出洞口,大伙都有些失望。不过,大家都在洞口出处看到了一束亮光。

如果从清凉山出逃,有可能就从这个涵洞爬出

那一丝亮光,究竟是通往什么地方?记者从洞内往出口处做了一个记号,随后又来到鬼脸城到清凉门之间的一段明城墙。在石头城公园新建的一个公共厕所正后方,记者找到了记号。扒开浮土碎石,一道由六层青砖砌就的拱门出现在大家面前。中国好家长超级大联盟版主“功夫”还用卷尺测量了一下,这个面朝秦淮河的涵洞,露出地面的部分大概宽1米,高80厘米。

“如果‘清凉山说’成立的话,建文帝就有可能是从这个涵洞走的,因为这一段只有这一个连通城内外的涵洞。”舒克说,这样的涵洞不下雨的时候,是没有水的旱洞,完全可以容纳一个人轻松通过。乔装打扮的建文帝爬出涵洞,就可以从秦淮河乘舟,继续逃命了。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建文帝 涵洞 明代建文帝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