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国宝:红山玉龙 利簋等(组图)

2012年07月13日 10:16
来源:新京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 盘曲欲飞 红山玉龙

档案:高26厘米,重1000克,周身呈墨绿色,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红山文化文物,1971年出土于翁牛特旗赛沁塔拉。1989年红山玉龙被调往北京参加展出随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赏析:这是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平齐又微微上翘,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粗壮的龙尾内屈,迎向龙首,整个身体构成一个反“C”字。

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玉雕中,时代较早、工艺最有特色的,首推红山玉雕。红山玉龙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2 克商之证 利簋

档案: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铸造于西周时期,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也是国家禁止出国展出的64件珍贵文物之一。

赏析:簋,流行于中国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在商周时期,簋除了作为盛放食物的器皿之外,也是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青铜利簋见证了中国古代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大盂鼎 红山玉龙 赏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