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长春发现青铜时期石棺墓群 先民身高约1.6米(图)

【三】

先民形体:

身材矮小一米六

文献记载称秽人

王义学通过与以往西团山文化类型所发现的墓葬进行比对,并根据已经清理完毕的羊圈顶子墓葬内残存的人骨架判断,墓主人应该身材较为矮小,身高约在1.6米左右,其体貌特征较符合原始人的体貌特征,下一步考古工作者将对墓主人进行骨骼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性别及体貌特征等基本信息。

另外,王义学依据相关考古知识判断,3000年前生活在羊圈顶子的先民,应为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土著秽人(早期东北人)。羊圈顶子文化与其同时代的其他文化保持着密切联系,又显示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应是一种土著民族的青铜文化。当时,人们为了捕食方便并防御水害,多选择在不高的小山的向阳坡上居住,居室为深地穴式;后来多在山坡上开辟出的平台上居住,其居室变为半地穴式;而晚期时则开始移向平原,居室为浅地穴式。

【四】

生活细节:

有衣有饰有图腾

狩猎农耕有肉吃

由于文明发展的不平衡,西团山文化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商周、春秋以至战国的文化相比,还没有进入文明的门槛。但是作为一种古代文化遗存,考古学者根据在西团山遗址所获得的生产工具和有关动植物标本,对当时的经济形态有了基本的认识。据王义学介绍,这一时期的羊圈顶子居民已经穿上了自己制作的简便衣服,衣料有植物类的草叶、树叶、树皮和动物类的兽皮、毛、鸟羽,也有部分麻织品和毛织品。佩戴的装饰品也有不同目的,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作为狩猎纪念物,有的是表明身份,还有的是作为图腾信仰等。

从考古资料来看,女性墓内装饰品多以白石管、玛瑙管、绿松石坠等为主,而野猪牙、连珠状饰等则出现在男性的墓内,这说明当时男女在装饰上已有所区别。开始佩戴和使用装饰品,证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得到解决,而装饰品种类之少和有装饰品的墓葬所占比重之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审美能力不高。

通过以往对西团山文化类型的考古发掘,并结合本次考古发掘可以了解到,远在3000年前青铜时期的西团山文化,其社会经济还以渔猎经济为主,农耕经济也初具规模。结合以往考古资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生活:小米和黄米是人们的主食,已经能够养猪,可以吃到比较丰富的副食,包括畜产品(猪肉等)。获取这些食物之后,人们将其装在陶制的炊具中进行蒸煮或直接烧烤。由于生产工具不发达,制作工艺粗糙,尽管多方获取食物,但这一时期的人们也只能维持温饱的最低生活水平。

【五】

未来处置:

石棺墓整体迁移

博物馆复原展示

据长春市双阳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钟玉福介绍,近年来双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工作。2011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双阳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由主管文化的副区长王醒石担任组长,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加大了工作力度。2011年6月9日,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双阳区文体局投资35万元为双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标志说明牌,在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乡镇(街道)、村悬挂了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建立了基层文物保护组织,聘请了文物保护员。

钟玉福表示,双阳区共有各个时期各类遗址110处,其中,区级97处,市级12处,省级1处。在各个时期的遗址中,青铜时期西团山文化遗址是最多的,比较典型的有五家子遗址、南山墓群和羊圈顶子墓群。

钟玉福还介绍说,双阳区已经启动将原双阳区图书馆改建为双阳区博物馆的准备工作。筹建中的双阳区博物馆将是双阳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中心,依托双阳区“梅花鹿之乡”的品牌优势和知名度,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的西团山文化将是双阳区博物馆的重要展览内容。根据羊圈顶子墓葬的发掘情况,准备将发掘出的石棺墓整体迁移到双阳区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三位一体的展览方式,将西团山文化类型的石棺墓面向公众进行整体复原展示,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双阳区的历史。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先民 曲刃 195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