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千年石犀见证物种悲剧 渭河下游也曾有犀牛出没

2012年06月22日 10:12
来源:西部网 作者:敬泽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四十余年后重建天日的唐高祖献陵石犀牛

藏于碑林博物馆内的另一头石犀牛(点击图片翻页

西部网讯(实习记者敬泽昊)埋于地下四十多年的石犀牛,终于重见天日。唐高祖李渊献陵前的两头石犀牛见证着一个物种让人唏嘘的命运。石犀牛的“模特”是唐朝时候林邑国(今越南)的贡品。而据历史记载,犀牛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甚至连渭河下游的陕西都有犀牛的踪迹。不过上世纪初,犀牛就彻底从中国消失了,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犀牛是彻底的“舶来品”。

千年石犀牛重见天日“同伴”藏身碑林

5月底,古迹发烧友“鼠曲草”第四次来到位于三原县的唐高祖献陵。这次寻访让他觉得自己格外幸运,因为终于见到了那头长埋于地下多年的石犀牛。

“它就侧倒在献陵南边的一个土坑里,看起来和碑林的那只一模一样,唯一的遗憾就是四足都残缺不全了。附近的一位村民说这只犀牛四十多年前就被埋在地底下了,所以看起来确实新一些。”

据负责挖掘的考古队队长张博介绍,省考古队是五月中旬发掘出这头石犀牛。据说这头石犀牛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一直矗立在唐高祖献陵前。“这头犀牛体积太大了,(40多年前)村民(平整土地时)觉得它占地方,才把它埋在地下的。”

考古队员还在这头犀牛的身上发现了铭文,但字迹已非常模糊,暂时还无法辨认。

张博介绍说,这次发掘,不仅让这头石犀牛重见天日,还基本确定了献陵四门七只石老虎的位置(现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只),其中四只保存完好,另外三只残破不堪。

相较其它唐陵,唐高祖李渊的献陵格外特殊,像石老虎、石犀牛这样的石刻艺术品,是献陵独有。这次考古发现,对于研究唐代初期陵寝制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越南犀牛缘何立于唐朝帝陵前

在距离献陵几十公里之外的碑林博物馆石刻馆内,另一头石犀牛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静静矗立在了这里。这头石犀牛是用重约两万斤的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的,通长三米四,体高两米多。嗔目、合口,鼻上有一个隆起的犀角,身体上刻着整齐的鳞甲纹和不规则的圈纹,脚有三趾,做缓步行走状。憨厚的神情孕育着灵巧,硕大的身躯隐含着精致,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雕刻水平。

据《新唐书》记载,贞观初年,林邑国(今越南)向唐朝进贡犀牛,深受唐高祖李渊的喜欢。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去世,据推断,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工匠按照林邑国进贡的犀牛的形象,雕刻一对石犀牛,立于献陵之前,以表达自己的孝道。

在碑林石犀牛右前足的底座上,刻有铭文数字,残存“口祖怀远之德”,据专家推测,应为“高祖怀远之德”,并据此为依据,认为石犀牛就像其他唐陵前树立的鸵鸟雕像一样,代表了唐代四夷臣服、万邦来朝的盛况。

 

出土于兴平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如今的国人只能通过这些精美的文物来缅怀曾经中国大地上兴盛的犀牛了。

犀牛曾广泛分布于中国

据历史记载,犀牛曾广泛分布于南中国,其分布区甚至跨过黄河,北至太行山东南麓、黄河中游、晋西南及渭河下游等地;向西则抵达鄂西南山地、黔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等处。

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犀牛遗骨,还在一块甲骨文卜辞上发现了殷王曾“焚林而猎”,一次捕获犀牛71 头的记载。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坚硬的犀牛甲也被大量的用于制作盔甲和盾牌。《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载,当时仅吴王夫差就有十万三千名身穿犀牛皮甲的勇士,正所谓“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犀牛除了被用来制造防具外,还有制作精美器物、药用等多种用途,这也就导致了犀牛被大量的捕杀。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犀牛已经在中原地区消失。

据称,除人类大量猎杀之外,气候变冷也是导致犀牛迅速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历史资料分析,公元前500年前后黄河以北气候开始明显变冷。到唐朝时,这一地区已不适合犀牛的生存。虽然唐代多位皇帝都将做犀牛作为最高级的宠物,安置在皇家园林里百般呵护,但仍然避免不了它们被冻死的结局。

“驯犀生处南方热,秋天白露冬无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严寒月。饮冰卧霰苦蜷局,角骨冻伤鳞甲缩。”白居易的诗中就曾描述了豢养在唐德宗园林中犀牛的悲惨命运。《旧唐书·德宗纪》记载,797年(贞元十二年)冬天,“大雪平地二尺,竹柏多死”,这头犀牛就冻死在了长安皇宫动物园中。

从那之后,犀牛在中国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直到上世纪初,犀牛彻底从中国消失。以至于现在的中国人,亲眼得见的犀牛均来自于外国,中国犀牛,只有在诗词歌赋和文物珍宝中缅怀了。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犀牛 物种 渭河下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