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重庆现南宋羽人雕刻: 唐仕女和鱼美人结合体(图)

2012年06月05日 10:33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罗静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主墓内的羽人王昌文供图

传说中的仙人,竟然是唐代仕女和西方童话中鱼美人的结合体!昨日在市第三届文化遗产宣传月走进考古现场,20名文化遗产爱好者在市文物考古所组织下,走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川高洞子南宋崖墓群,看到了两个“美人鱼”。有关人士称,她们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羽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仙人。

据悉,高洞子崖墓群位于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坐落在一处偏僻山坡上。

1987年,全国文物普查当中,永川区文管所发现了这个崖墓群,共有3座墓葬,可能在明清时期被盗墓贼光顾过,除了石刻,连棺木也找不到一块。

在主墓墓室靠墓门两侧,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羽人”,长约30厘米~40厘米。向后梳起的发髻,很有几分唐朝仕女的韵味;和细长的身体相比,脸显得有些微胖;肩膀上长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后面还雕刻这云朵;双手握在胸前,细长的身体拖着长着长长的尾巴,倒是和童话中的美人鱼有些想象。

“这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羽人。”当年曾经参与高洞子崖墓群发掘的永川区文管所副研究馆员王昌文介绍,后世将羽人称为鸟人、仙人,“墓主人把这两个羽人刻在墓中,表明墓主人想通过她们引领墓主人羽化升天。”

重庆市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我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记载,羽人是人头鸟身,后来成为羽化成仙、长生不老的象征。羽人在三星堆等地曾经出现过,我市曾在画像棺、画像砖上发现过。

据悉,这是市文物考古所和永川区文管所首次向文化遗产爱好者公开羽人。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羽人 崖墓群 仕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