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侨居陕西的异域文化:陕西姑娘为啥漂亮?

那么,他们哪些文化属于湖南,哪些属于从陕西带走的?在这些移民带来的和当今陕西不同的文化,难免有陕西曾经拥有但今日失传的文化,这些移民难免为陕西捡回了一些遗失的文化。

傅功振认为,《客居陕西的异域文化》系列报道有非常新颖的视野,让我们从深层挖掘民众的文化基因,这个有利于进一步整理、研究陕西文化。

 

老陕老在哪?

老陕难脱移民血缘,老陕老在哪?

“ 文化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血液就会陈旧, 就像近亲结婚一样。”张燕认为,陕西人口在不断地更新、补给过程中,给陕西带来外地文化,充实我们的地域文化,促进陕西文化发展,陕西才会在历史长河中有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宁陕县担任过副县长的作家刘云说,曾经辗转在周至、户县、柞水、镇安、佛坪等县演出并深受欢迎的宁陕“上河皮影”就是秦腔与汉剧、湖南花鼓结合的产物。宁陕的民歌受湖广、四川等南方民歌的影响,铿锵中有委婉。

“陕北民歌也好,陕南民歌也好,其实都是多元性的民歌。”傅功振说,陕北民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宋朝范仲淹戍边时,融进南方小曲元素。陕北秧歌,也是在延安时期,东北秧歌、华北秧歌等外地秧歌和陕北秧歌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风格,才风靡世界。多元性的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唐代文化能够风靡世界?唐代时期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全方位地融合,形成强大的唐代文化的强风。

“陕西姑娘为啥漂亮,就是因为她不是纯的某种人血统。从人类学角度看,混血是最好的。” 韩养民说,陕西为什么出了这么多杰出人物,与我们的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关系。移民文化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很重要内容。

傅功振认为,老陕老在历史渊源久长,从蓝田猿人一直到现在,历史发展的整个链条没有中断过。由此可见,老陕老在文化的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谨慎自谦的老陕

为了便于报道,本系列报道提到的都是有聚居群落的移民,实际上散居在各地的移民更多。虽然他们可能只是一家人,或一个人,但他们的语言、他们身上所带的祖地文化,都会影响周围的陕西人,让陕西人不出省就能欣赏、了解到外地的文化、民俗。无疑,无论是聚居的还是散居的移民开阔了陕西人的视野,避免陕西人孤陋寡闻。这大概是陕西人言谈比较谨慎、自谦的原因之一。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夸对方、检讨自己的声音。

《户县志》副主编樊义廷从小和湖北“客户”打交道。他告诉记者,移民民俗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湖北“客户”迎亲时,有一套好的程序,接亲队伍到女方家先放炮,乐队奏一遍乐后象征性地叫门,也知道不开,奏过第三遍,新娘家的门就打开了。这个很文明,也融洽,有欢乐气氛。再一个他们守丧时打待尸唱孝歌,比通宵打麻将文明。

西北大学历史学副教授雷钰去过蒲城一处山东移民村。她认为,这些移民在自然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生存下来,对陕西经济发展也有贡献。

“陕南移民文化既联系又区别于源头文化,是一种新生文化,是南方、北方文化的交融,粗犷而细腻,内守又开放,排斥又兼收,守独又包容,持重又多变。”祖籍湖北的《安康日报》社副社长刘云说,移民文化也有弊端:文化持恒不够,讲今天,讲实际,讲当下,既脚踏实地,又缺乏长远眼光,好向往大富大贵,又难以从基础做起,表现在饮食上:讲吃喝,重待客,少储蓄,饮食文化洋洋大观;表现在现当代:社会文化复杂而浮躁,经济基础不牢,少支柱,随大流,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大,恒心差。

老陕“不能是一抹黑”

“这个系列报道突破点抓得好,在文化界影响很好。”韩养民建议,应该继续抓,多深挖,大有文章可做。

张燕感觉,这一系列报道有深度、有价值、有吸引力。她认为,这是真正的前沿阵地的调查研究,是对史学、地方志等各方面的一种补充和填补空白,带有史实普查性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最基本的历史研究资料,可能以后还会体现出现在想象不到的价值。

张燕同时呼吁媒体和有关部门关注移民文化。移民不能像一阵风一样,来了,生活了一个世纪,然后消失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们是带着文化符号来的,应该把这些文化符号写在当地的史记中。 希望我们的历史记录是五彩颜色,不能是一抹黑,谁也找不到谁。这些工作功德无量,而且是在真正关心老百姓,关心平民生活,比其他有些课题意义大得多。我们老说抢救文化遗产,这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人口迁徙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应该在地方史书中有所记载。” 樊义廷也有相同看法。

刘云认为,作为新移民文化,其主体具有先进性,应发扬光大。省上有关部门应当组织人力研究这种移民文化,认同其文化价值,多宣传,多弘扬,进而促进三秦文化资源大整合。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龙王镇 陕西文化 100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