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石板墓群探秘:石板墓是如何发现的
2010年12月18日 10:17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巧家石板墓群探秘

巧家,是“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起点。当我们行走在起点之处金沙江河岸的有千万年历史印记的乱石之上时,我们找到了历史记忆:石板墓群。云南省考古学家断定:巧家石板墓群,年代远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巧家石板墓群的发现,一下子就将巧家的历史往前推了至少3000多年。巧家虽然地处蛮荒之地,然而在3000多年前已经有人居住。从考古学上看,新石器时期在全世界起于一万多年前,距今5000年至2000年不等,我们说石板墓群的发现使巧家的历史前推了3000年,正是依据从石板墓群中出土的土陶的考古发现而定。在昭通市的昭阳区过山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的“昭通人”牙化石,震惊考古学界,虽然比元谋猿人晚,但这颗人牙化石的主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巧家县发现的石板墓群,则是新石器时期人类的遗物。由此可见,昭通、巧家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巧家石板墓群,目前已经发现了4处:小东门、三棵树、徐家老包、段家坪子。这4处石板墓群,前3处都紧挨县城,第一处小东门石板墓群已经“发掘”一半,另一半还埋在县政府办职工宿舍以及大院坝的下面。只有地处蒙姑乡段家坪子的石板墓群,距离巧家县城较远,大约50多公里。段家坪子的石板墓群,也是4个石板墓群中最迟发现的,也最有考古学价值与意义。

我们这支由昭通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科考队”,把科考的聚集点,放到了蒙姑“段家坪子石板墓群”。因为它地处“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的起点,而且中国明末清初的铜运古道,也是从这里开始。当然,我们不是考古,而是考察这些古玩意儿的现代旅游价值,以引导都市人前来瞻仰先人风范、洗净浮世尘缘。

石板墓是如何发现的

据巧家县文化馆馆长李洪飞介绍,段家坪子石板墓群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2009年某月,蒙姑乡一位农民,手持一因修建自己房子而从地里挖出的生锈的金属玩意儿请他看看是什么东西,他看了后相当吃惊:这是典型的青铜器。但是,他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必须通过书籍、网络查找求证。他将这只出土的青铜器从古代“兵器”的词条里搜索无果,后又转而从古“农具”的词条搜索,终于查出这器物名叫“镞锛”,是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

李洪飞为此惊喜:镞锛的发现,将巧家的历史前推到了春秋战国。之前,巧家的历史一直停留在明末清初。惊喜之后,他问那农民:你在蒙姑看到有没有用石板扣成的坟墓?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思考: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出土,说不定也有早先在县城小东门、三棵树以及徐家老包发现的石板墓群存在。不想这一问到真问出了结果“有啊,有好多,连片的,老辈人说是长毛坟。”

“长毛坟”是当地老百姓对石达开部属坟墓的统称。据称,当年,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太平天国名将“左军主将翼王”,被军民尊为“义王”的石达开所率农民起义部队兵败,被清兵从鲁甸县赶过天生桥,他一把火烧了桥,断了清兵追击的唯一通道后,安然来到蒙姑扎营居住,并写地契(目前仍然完好地保存于一当年租地农户的孙辈手中)向当地百姓租地建房耕织,让将士休养生息。有不少兵士因伤势过重而亡,被埋藏于此。当地土著称石达开兵士的坟墓为“长毛坟”。

李洪飞不太相信这些埋藏在蒙姑的坟墓是“长毛坟”,因为常识告诉他,这个时期的人们已经不再用石板做棺来埋藏死者了。为了求证,他骑着摩托亲自到蒙姑。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长毛坟?这是典型的石板墓。

为了确认这些遍布于段家坪子的用石板扣成的坟墓是货真价实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板墓”,他请来了云南省和昭通市的考古专家,专门们异口同声地认定:这是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板墓。

由此,李洪飞成为段家坪子石板墓的发现者。

发掘与开发是历史的必然

段家坪子地处金沙江边,即将全面动工开建的白鹤滩巨型水电站建成后,这里将是一片汪洋。是放弃还是保护?存在着一个“价值”问题:段家坪子石板墓值得发掘?值得开发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科考队决定亲自前往调查研究。

我们驾驶着V73越野车往前行,心惊胆战地行驶在坑洼不平又狭窄无比的泥路上,右边是万丈悬崖。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勇气往前开了,这里窄得车轮距悬崖边只有一手掌宽。如果车子翻下去,定是粉身碎骨。最终,曾经历过长江漂流的摄影家宋大明把车开了过去。

到了段家坪子,李洪飞带领我们行至石板墓群集中地。在大约9000平方米的农地里,长满了茂密的庄稼与小菜,呈台状由下而上形成四台台地。我们从每台台地的边缘,可以清楚地看到裸露出来的石板墓。不是一个石板墓,而是数个石板墓,每台的台缘上,都可以看到石板墓裸露在阳光之下。

这些大大小小的石板墓,没有棺材应当有的头部挡板——那些1寸左右厚薄的石板,早已被当地一些农民搬回家砌成猪食槽、鸡食槽了,有的被放到了屋顶用以压瓦,以防狂风将屋瓦吹飞……从石板墓看,这是一种有四周挡板与顶盖却没有底板的坟墓。正是这五面,构成了死者的棺材。我认为这是石棺,但李洪飞以其专业知识说,这不能叫石棺墓,只能叫石板墓。我始终没有弄清楚为什么只能叫“石板墓”不能叫“石棺墓”?

石板墓的尺寸,有大有小,小的只能装下四五岁的孩子,大的则远超现代棺木的尺寸。 据李洪飞介绍,2009年他到现场察看时,见一具亡者的骨骼远比今人的骨骼粗大,身高应当在180厘米以上。我想不通,难道新石器时代的人,能普遍比现代人高大?

李洪飞说,“省考古专家经过考证,已经证明在丽江和楚雄元谋发现的石板墓的主人是濮人。这些濮人是从南太平洋渡过来的,分三支过来,有两支进入中原,一支到了丽江、元谋。巧家石板墓的主人,也不与丽江、元谋的属于同一支。是哪一支,有待考证。南太平洋那边的人种,或者自古就是高大之躯吧?”

我之所见,台地的边缘是弧形的,在这弧形的台地边缘上,都有石板墓裸露,这说明一个问题:石板墓是围着圈儿埋的。我不是考古学家,不知道这些裸露在台地边缘的石板墓是农民挖地挖出来的呢?还是原来就是一台一台地埋在这里的?如果是挖地挖出来的,那么,说明石板墓可能是重重叠叠地一层一层地埋下的。如果说本来就埋了四台,那么为什么要依缘而埋呢?还有没有中心区?这是一个我们所不能解的谜?当地农民说,我们脚下,全是石板墓,区域方圆有6000多平方米。

我问李洪飞,这么大规模的石板墓群,应当是有相当大的发掘价值,为什么不发掘?他说,省里的专家说,现在不能发掘,因为巧家县甚至云南省都还没有这样的发掘能力。但是,当地领导却希望发掘以开发旅游景点,曾经三番五次指示李洪飞带人发掘,都被李洪飞以各种理由婉拒。李洪飞坚守自己的职业准则。

国家没有发掘,当地的老百姓得知是新石器时代的坟墓,有些竟然偷偷地挖了里面的坛坛罐罐,拿到昆明的花鸟市场去摆摊卖。李洪飞急了,立即从文化馆极度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每月拿出300元钱,请了当地两位农民专门看管,不准任何人再挖。他说,如果再挖,就是破坏历史文物,对不起祖宗儿孙,也对不起法律。

不发掘不等于不开发,而且,这些石板墓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段家坪子与徐家老包这两处共15000多平方米的石板墓群,都将被库区江水永远淹没,因此,发掘与开发,都将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关键的是,在还没有发掘与开发之前,巧家县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些石板墓群的抢救性保护,采取措施,不让农民再去挖“宝”了,这4处共接近2万平方米的石板墓群,是巧家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无价之宝呀。

- 梁恩洪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梁恩洪 编辑:王婷婷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