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叫卖真人张振元离世 自幼就会吆喝(组图)
2010年11月01日 09:43 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京城叫卖真人张振元

昨日,在“京城叫卖真人”张振元家中,徒弟拿出老人生前亲手制作的布兜。记者 韩萌 摄

10月26日,被誉为“京城叫卖真人”的张振元老人因病离世,享年74岁。病发前一天,他仍在为地坛庙会赶制拉洋片木箱。昨日,在培新街的一处老楼,张振元的老伴正在收拾物品,准备搬离他们共同生活了20多年的老房子。

昨日,张振元的家人说,10月21日,老人突然感到恶心,遂被老伴送往普仁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塞,当晚出现意识混乱等症状,此后病情恶化。10月26日下午老人溘然离世。家人说,老人生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昨日,张振元生前正在制作的拉洋片木箱还摆放在他家楼下。此外,他收藏的拨浪鼓等百余件老北京叫卖物件也没来得及整理。

他的老伴回忆,当日两人一同去医院之前,张振元还不放心放在楼下的这些老物件,用毯子遮盖后才打车离开。

这几天,由于老人的家人仍沉浸在悲痛之中,表示不愿举行追悼活动,只通知了部分亲友来到家中。老伴已决定离开培新街这处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跟随子女一同生活。

【人物简介】

张振元(1936年至2010年),北京人,被誉为“京城叫卖真人”,系首批崇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北京叫卖”传承人,曾参加前门大街重装开街仪式,经典叫卖有“玉泉山的水,运粮河的冰,吃在嘴里冒凉风”等。

■ 追忆

箍桶匠之子自幼会吆喝

上世纪30年代,张振元出生在老崇文一处大杂院,因家庭贫困,11岁便跟父亲学修木桶,老北京称为箍桶。

“箍木桶哟!”儿时随父沿街吆喝,旧南城胡同里五行八作的叫卖如“磨剪子、抢菜刀”让他耳熟能详。

由于爱说笑会模仿,张振元在胡同小有名气。老伴称,曾有戏班收他为徒,却被长辈拒绝,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唱戏不是正当职业。长大以后,张振元在物资局工作几十年。退休后才拾起当时濒临消失的老北京叫卖。

带弟子四处淘叫卖老物件

退休后,每天天朦朦亮,张振元就骑着自行车出门,绕着崇文门、磁器口吃老北京小吃。一口豆汁、一口焦圈,就着咸菜。用过早点,他骑车去天坛,放开嗓子叫卖。

徒弟孟雅男说,他2005年认识师傅,老爷子一年四季都穿中式大褂,虽然收入不多,日子却过得倍儿滋润。叫卖讲究用响器,卖酸梅汤要用金盏、卖百货用货郎鼓、剃头师傅用换头各有讲究。孟雅男经常跟随师傅四处淘这些物件。一对1500元的转铃,张振元没砍价就要了。淘不到的就根据记忆自己做。

发病前日赶制拉洋片木箱

邻居们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夏天,张振元经常在楼下叮叮咣咣敲打,事后大家才知道,他在做拉洋片用的柜子,打算赶在今年地坛庙会上用。

为了在庙会等民俗活动中展示绝活儿,老爷子经常在家演练。叫卖嗓门大加之敲打响器,为了让母亲和邻居少受干扰,子女为他家更换了隔音门。

徒弟回忆,有时为了一句叫卖是否正宗,老爷子跟徒弟争得面红耳赤,事后自己打电话道歉说自己是老小孩,“病发前一天,他还在赶制拉洋片的木箱”。

■ 评价

“他是北京活态文化的精品,他代表着一种生活状态。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将通过档案保存、培养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等多方入手。”

——赵书(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主席)

他活得潇洒痛快,逢年过节不在家、只想着庙会,就是不爱惜自个儿的身子骨。——老伴

他手特巧,小时候家里的大衣柜都是他做的。老觉得他不操心,他走了才在他屋里发现一个饼干盒,里面收藏着他和母亲的结婚证。——女儿

(记者张媛)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媛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