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袜子赠金” 圣诞老人在史上确有其人?
2009年12月16日 11:14 中国青年 】 【打印共有评论0

12月25日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作为基督教世界的重要节日,圣诞节早已超越了宗教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大众集体狂欢的节庆。轻柔的旋律,喷香的火鸡,流光溢彩的圣诞树,红衣红帽的白胡子老头,都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圣诞老人,更是获得了大人和孩子的普遍热爱。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成为圣诞节在非基督教世界的代言人。这个白胡子老人,来自何方?

关于圣诞老人的源起版本很多,其中最古老的一种来自于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个融智慧与力量于一身的奥丁神,他掌管着仙界和人间的智慧、诗词、艺术与战争。每年的寒冬时节,都会骑上一匹八蹄战马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传说中,圣诞老人就是奥丁神的后裔。

不过在所有的圣诞老人原型中,最饱满、流传最有序的还是圣·尼古拉。据基督教传说,公元4世纪的时候,圣·尼古拉出生在小亚细亚的巴大拉城,出生后不久,尼古拉的父母随即双双去世。年幼的尼古拉备尝苦果,他虽然继承了父母丰厚的遗产,但缺疼少爱的经历让他对那些贫穷困苦中的人充满了同情。成年后,他把所有的财产捐了出来,并委身教会,发誓终身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因为从小是孤儿的缘故,尼古拉对那些跟自己有着相似身世的孩子格外照顾。渐渐地,他也成了孤儿们心中特别的保护人。

尼古拉最有名的故事叫“三只袜子赠金”。说的是在尼古拉司职的教堂边住着一户人家,很穷。一家四口,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是个寒酸的学者,整天只知道黄卷青灯,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三个女儿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嫁的年龄,却因为缺乏嫁妆而迟迟没有人上门提亲。按照当地的习俗,凡无嫁妆的女子出嫁,就等于把自己卖给了对方为奴,不仅要为对方做牛做马,而且还是终身之耻。尼古拉知道这事后,便用三只袜子分装了一些金子,偷偷从烟囱爬进这户人家,并把装有金子的袜子留在了三个女孩的枕头边。女孩醒来后发现了袜子和金子,十分感激。几经周折,她们终于知道这些都是好心的神父尼古拉干的。由于当天正好是圣诞节,于是他们便把尼古拉请到家里。一面表示感谢,一面共同庆祝节日。后来三姐妹陆续成家,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但每年的圣诞节,她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些旧事,并把故事讲给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在羡慕她们的同时,故事也越传越远。

后来尼古拉做了米拉城的主教。去世后,因为他那些难以计数的爱心事迹,教会册封他为圣人,也就是圣·尼古拉。11世纪末,意大利的宗教士兵把圣·尼古拉的遗物带回意大利,并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教堂供人们参观朝拜。

12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开始出现纪念圣·尼古拉的节日。人们把12月6日定为圣尼古拉斯节,并在这一天纷纷模仿圣·尼古拉给穷人和孩子们赠送礼物。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让这一传统迅速波及到了北美洲,远道而来的荷兰人、英国人把基督教,圣诞节和圣·尼古拉都一块儿带到了这块陌生的大陆。

荷兰殖民者最初到达美洲时,将他们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带了去,Sintirklass喜欢经常红衣红帽地四处招摇。以至于在后来的美国传说中,Sintirklass逐渐演化成了一个快乐的老精灵。在荷兰语里圣·尼古拉叫Sinterklass,传进英语里就成了Santa Claus,在中文里,就被称为“圣诞老人”。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就曾在他的喜剧《纽约的历史》中将圣诞老人描述成一个又圆又胖的荷兰老人。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卡通画作者根据传说和想象给《Harper的一周》画了一幅圣诞老人插图。白白胖胖,红衣红帽,背着礼物袋,和蔼可亲。这个形象一下子吸引了人们,于是也就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普遍认可的圣诞老人形象。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