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时尚发型:南北朝女子流行戴假发(图)
2009年12月11日 10:54 中国经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5位女乐俑都戴假发

考古人员在南郊发掘一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墓时,发现了5个彩色女乐俑,她们排成一排,俨然一个小型乐队,考古人员介绍,西安出土的乐俑非常少,很珍贵。除了乐俑,该墓葬还出土了彩色侍俑、陶罐、陶马、陶鸡、陶臼(音jiu,指舂米的器具)、陶磨、铁剑和青铜釜。墓主的尸骨都已腐化,但从其身边铁剑可以看出,墓主是以头西脚东被放置的。

出土的5个女乐俑头部已被土方压断,但简单对她们恢复后,仍可清晰看出,她们或弹、或吹、或击、或敲,神情各异。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5个女乐俑的发式造型全都向上盘起高耸,带有明显的装饰色彩。据了解,南北朝女性的发式造型崇尚高与大,当时女性为达到发式造型高大的目的,不惜借用假髻,其形式同我们今天在戏剧化妆中使用的假头套相类似,只是外观上要求假头套高大得多。这几个乐俑的发式属于“蔽髻”,是南北朝时期最富于代表性的一种假髻。

衫瘦裙丰十分俊俏

这5个乐俑上身穿红色紧身衫,下身为黑红相间的宽大裙子,这符合南北朝时期女性的衣着喜好,一般上身穿衫、襦(指短衣、短袄),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简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裙子宽松,从而达到十分俊俏的视觉效果。黑红相间的裙子上装饰着白色条纹,走动时可以起强化动姿的作用。

出土的乐俑和侍俑的面部圆润,眯眼含笑,眉峰,眼廓,鼻梁及鼻翅,口唇及其周围刻画生动,显得栩栩如生。

与旁边的元代墓葬属同一家族

“位于墓道口的陶狗是看门、镇墓、辟邪用的;男女侍仆供死者在冥间役使;诸如灶、磨、臼、家禽等供冥间生活使用。”考古人员介绍,随葬品这么丰富,墓主应为当时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

据墓葬形式和特点,考古人员推测,昨日发掘的南北朝墓葬与20日在该墓葬一侧发掘的元代墓葬属同一家族,也都是富有人家的厚葬;两个墓葬大约相距八九百年,同一个家族能跨越几个朝代、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富有,非常难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