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的泸沽湖畔,至今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摩梭人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梭民俗博物馆,以此向外界展示“正宗”的摩梭传统文化和发展变化史。
“现在文化流失得很快,摩梭人的许多东西在逐渐消失,我们觉得应该做些什么,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摩梭。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落水村的翁基次·尔青说道。
位于泸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馆是国内民间唯一一家关于摩梭文化的博物馆,由当地村民翁基次·尔青和他的朋友汝亨·次仁多吉共同创办。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介入使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习俗已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比如除了传统的“走婚”,在婚俗形式上也融入了与外界相同的一夫一妻制婚姻。
多吉说:“提起摩梭人,许多人随即想到的就是神秘的‘走婚’,仿佛摩梭文化中就只有走婚,仿佛摩梭男女对待感情特别不专一,走婚甚至成为混乱性生活的代名词。”
“这是对摩梭文化深深的误解,”今年38岁的尔青说,“走婚绝不是儿戏式婚姻,它以双方感情为基础,不受法律、宗教、地位和经济等因素制约。”
正是外界对摩梭传统文化的扭曲和误解,激起了尔青和多吉开办摩梭民俗博物馆的想法。
摩梭民俗博物馆自今年2月起正式修建,预计明年6月开门迎客,是在之前一个简单的陈列室基础上修建的。
自1998年起,尔青和多吉走村串巷,四处收集摩梭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拍摄日常生活的照片等。经过3年多的筹备,耗资50多万元,2001年,陈列室对外开放。
目前,陈列室有6名工作人员,占地近4亩,内有展品800多件,分为民俗陈列馆、祖母房、花房、喇嘛经堂、达巴馆、图片展览馆、茶马古道馆、服饰馆等。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增设摩梭名人馆、饮食馆、影片展览馆、真人展示劳动作坊等。
摩梭人目前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4万余人。作为世界现存唯一的母系氏族社会,摩梭人仍然保留有“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被称为“东方女儿国”,走婚双方生下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摩梭人崇尚自然,主张保护居住周围的每一寸土地和山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陈列室在当地小有名气,门票20元。从陈列室到博物馆,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尔青、多吉和他们的摩梭朋友。至今,两人连贷款加借款,已花费近90万元人民币。
谈及今后的打算,尔青很乐观,“博物馆建成后会更加丰富充实,我们打算一步步扩大它的影响力,之后还要请英文讲解员、印外文手册、办民俗文化网站,让更多人了解摩梭文化。”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认为,创办博物馆的想法很好,“许多游客对摩梭文化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了解上,对当地风俗也有一些误解”。
实际上,现在各地少数民族同胞保护传统和文化的意识日益强烈,积极收集即将在民间消失的东西,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体现了大环境下的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倾向。在云南孟连,傣族老人们自发编写村寨发展史;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设了国内首个布朗族生态博物馆;还有孟连拉祜族生态博物馆等,它们都保留了原始风貌,展示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