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评论:暂不给金庸发文凭难掩北大规则失范

2013年06月07日 09:39
来源:新京报 作者:韩浩月

近日,网上盛传一张金庸拿到北大博士研究生毕业证的照片,舆论对此进行了质疑。昨日北大回复,称金庸年事已高,身体原因等导致他未能将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进一步实施,今年金庸将无法毕业,也拿不到博士文凭。

在此之前,北大曾承认金庸确实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袁行霈教授。一前一后北大的两次回应,都很迅速,也表现出对基本事实的尊重。这个结果是符合公众期待的,因为它捍卫了北大文凭的颁发规则。

但北大如何让人们相信,作出不颁给金庸文凭的决定,是对规则的遵守,而非舆论重压之下的无奈?如果北大对规则一贯有着铁面无私的执行力度,那么金庸是怎样通过入学考试的?

眼下北大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今年金庸将无法毕业,也拿不到博士文凭”,是不是意味着,金庸以后仍有可能顺利毕业、拿到文凭?

至于“学校管理部门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先将文凭准备好,但‘做准备’不代表向学生‘颁发’”的说法,更像是一句托词,一个没修满学分、没论文、未答辩的学生,怎么会有一个准备好的毕业证?证书上的落款日期为2013年7月,这次不颁发,岂不是以后每年都要提前准备一份落款日期不同的文凭“备用”?

人们不仅希望看到北大对这起事件的正确立场,更希望能感受到北大的真诚态度。在条件允许下,授予名人以“荣誉教授”“荣誉博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没有“荣誉”头衔,那么无论什么人都要等同视之,“荣誉博士”可以为学校带来荣誉,但名不副实打酱油的“博士”,只能带来相反的效果。

同时,北大也可以借此机会自检一下,在其他方面还是否存在有损公正与公平的行为,让每一个拿到北大毕业证的学生,都能发自内心地为之感到自豪。

□韩浩月(作家)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金庸 文凭 北大博士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