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需要当代《四库全书》 怕只能在房里发霉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相当有影响的古代文化工程。毫无疑问,今天我们需要传承历史文化,也需要整理古籍文献,并且多年来也一直在做这些方面工作。然而,今天我们需不需要像二月河所说,集中人力和财力,再造类似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那样的文化工程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究竟是什么东东?查资料可知,前者是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类书,采择和保存古代典籍七八千种;后者编纂于清朝乾隆年间,共收录古籍3500多种。明清两代之所以要编纂这样的大型类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图书出版、保存不容易,文献典籍经常失传或传抄、转印中发生讹误。很显然,图书出版、保存各方面技术大大提高的今天,将几千本书籍内容汇集到一起,已经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根本不需要去费力编纂这样的当代《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当然,《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各只收录了几千部书籍,是因为当时能够收集到的有价值书籍数量有限。但今天,图书写作和出版形势都已天翻地覆,几年出版的图书能相当于古代几百年的,而且图书的内容不容易丢失。如果要对现当代书籍也作汇编的话,那将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那么多的图书馆,还有网络检索系统,都是干什么用的?其做古籍校注、整理的事,很轻松。
还要说的是,永乐皇帝修《永乐大典》,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固然体现出他们的“聪明”,也保护了许多古籍,但古代皇帝修这些大型类书,更重要目的是根据自己需求删改古籍,以更好地统治老百姓,为他们的文化专制服务,乾隆甚至蓄意销毁了大量古籍。《永乐大典》编撰完成后,永乐皇帝朱棣作序说:“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很显然,今天我们即使能编出比它们更好的大型类书,也不需要“齐政治而同风俗”的政治文化形象工程。
其实,这些年我们已经有多家机构在雄心勃勃地搞当代永乐大典或四库全书。比如北师大某历史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华大典》,就是“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被宣传为“当代永乐大典”。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都宣称要打造“当代四库全书”。笔者当然不能否认这些大型丛书的意义。但笔者想提醒他们,古代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因保存不力毁损大半,当代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或能很好保存,恐怕只能放在房间里发霉。互联网信息时代,谁会去问津这样的东西?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