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Lady Gaga香港演出引争议:别拿流行不当文化

2012年05月08日 09: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王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Gaga之香:

时尚元素的“病毒式传播”

在演唱会举行前的场馆洗手间里,本报记者偶遇了中央电视台《非常6+1》主持人李咏。看到他那张标志性的脸和身上绝对不搭调的装束,几乎有让人惊得掉下下巴之感。这位已经说不上年轻的央视主持竟然全身穿着一套标准Cosplay的“白骨装”,邪气逼人——这样的出位装束,在演唱会场馆内外几乎随处可见。像记者这样没有进行特意扮酷的观众,反而成了少数派。

只有在演唱会外你才会发现,Lady Gaga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她将后工业时代的超前时尚发挥得淋漓尽致。皮质、流苏、豹纹,嬉皮风、花园风、歌德暗黑风、摇滚风,大墨镜、或银或白或粉红的艳丽假发、“恨天高”的驴蹄鞋……这些属于前卫年轻人的时尚元素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的势头,从头到脚地体现在无数参加演唱会的观众身上。

Lady Gaga总是剑走偏锋,颠覆着主流审美,总能让你在张大嘴巴、跌破眼镜之余,佩服她的前卫和勇气。在时尚界那里,她几乎就是创意的化身。你可以对她和她的追随者们皱眉头,却无法不注意到她们。

Gaga之味: 用颠覆来刷新听觉

在如此另类的演唱会开始前,主办方却用长达半小时的古典音乐播放来为人们的情绪做铺垫。《天鹅湖》、《卡门》、《命运交响曲》……这些经典名曲出现在这里,其意义显然不是反讽那么简单,而是寓意着Lady Gaga对几个世代文化积累的颠覆。

如果你以为Lady Gaga只会哗众取宠,那就错了。对于自己的老本行音乐,她绝对算得上一位天才。在演唱会现场,她大玩复古电子舞曲风,其中的鼓点节拍、乐器音色和曲式结构都让人重归上世纪八十年代。然而她的演绎却充满了时尚感和诱惑色彩,狂热迷离的音乐气氛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嘻哈、节奏蓝调和哥特音乐、工业摇滚等元素均在其中若隐若现,令听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在舞台上,Lady Gaga犹如一位女王。她把那些人们以为已经土得掉渣的音乐赋予了先锋气质,并用自己的喉咙和形体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她显然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观众需要什么,媒体关心什么。所以才有乐评人评论说:“她至少领先人类风格十年”。

在记者的眼中,Lady Gaga就是这样一道菜:滋味独特,颠覆认知,却让人尝则难忘,反复品味,难言其妙。你可以不认同她,却无法不正视她,她和她所代表的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流行文化地图上。

记者观察:

别拿流行不当文化

王俊

Lady Gaga为什么这样红?她蹿红的逻辑何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娱乐标本,不得不解读的流行法则。

用传统的审美眼光乍一看上去,26岁的美国姑娘Lady Gaga姿色平平,身材没什么资本,穿衣品位更是不着四六、故弄玄虚。然而,凭借着“雷死人不偿命”的夸张造型、乖张出位的言行举止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音乐表演,她却红了,红得不可思议,红得让人无法不注意她的存在。

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迈克尔·杰克逊刚刚如日中天之际,种种不按理出牌的言行举止也曾遭遇各界的眼红、诋毁与怀疑,然而历史却证明他是一名杰出的、足以载入史册的流行艺术家。不出意外的话,Lady Gaga终将获得她应有的地位和声名。

Lady Gaga出名的首要原因是她离奇夸张的造型和着装。然而,这样的风格究竟是“雷人”还是时尚达人,则见仁见智。有一点可以肯定,Lady Gaga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其实有一套缜密的商业计划。这个团队绝对深谙娱乐精神,远远走在了时尚的前面,拿捏着公众和媒体的神经,撩动着人们的敏感点。

别拿流行不当文化,这可是一门不浅的学问。Lady Gaga正是这样一个样本,值得我们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研究、判断和深思。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Gaga Lady 香港演唱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