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佩斯:喜剧弥合社会矛盾 学校应有喜剧课

2012年03月16日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辑:你认为喜剧要有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

陈佩斯:对。必须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然后才能谈得上方法。你要一开始就否认喜剧的物质属性,就不着边了,不着边的东西就没有方法可谈,只要你承认它的物质属性,咱们就能用科学的方法去治它。没有科学的方法,只能凭着大概,永远只能盲人摸象,永远在揣测这个东西而不能掌握它。那怎么能让它模块化?怎么能谈得上大生产?思想方法落后了,就不能客观地对待事物,怎么可能把它做好?这些年,我就是在力图先去认清它本来的样子,进了门槛以后再去发展,求变。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

喜剧教育

从厘清观念、搭建故事入手

编辑:多次听到你赞赏福建泉州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你的理由是什么?

陈佩斯:800多年了,这中间多少古老的剧种都没了,梨园戏顽强活到今天,而且一直在变化。《董生与李氏》完整的科范都是按照传统做的,但整个叙事干干净净的,按照现代戏剧的形式做。在变革当中又有顽强的坚守,坚守造成它不同,而变化使它生存。

科范的表现,音乐的流动性,每一秒钟都能感觉到它的坚守,反过来你又能感觉到现代的气息。它在探讨人之大伦的价值,是人性重要,还是“守节”重要?它从一个古典的、几百年前的艺术形式,一下子站在一个最现代的前端。同时它给予我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因为它贯穿了从“前戏剧”到“戏剧”层累的几千年脉络,一直到现代人的理念和西方戏剧的影响。

编辑:戏曲以外,当代戏剧似乎并没有在这个传统基础上演进。

陈佩斯:中国艺术界有一些专业人士对中国喜剧妄自菲薄,认为中国没有喜剧传统,甚至说中国古代没有喜剧艺术,他们太不重视自己的学习了。我也是通过这些年学习以后,才知道我们确实有可借鉴的东西,甚至我们有时候摸索了几十年的东西,最后一看,古人就是这么演的。有时候觉得自己特了不得,好像开一代先河,等真见到那些东西的时候,发现原来我只不过承袭了古人,或者暗合而已。

编辑:因此喜剧教育应该发挥作用,传播科学的喜剧观和有效的方法。

陈佩斯:我们对喜剧连科学的认识都没有,只是知道这个东西挺好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们舞台排练的时候,往往是观念上的问题把你绊住了,让你进行不下去。

过去我们的戏剧往往是从评话、章回小说而来,是有程式讲究的。但是现在,怎么铺脉络、怎么结这个扣,怎么搭故事的桥段,全都不要了,上来就想,我怎么能几句话就让他乐。怎么办呢?用很多新潮的语言、新鲜的事物,三说两说,或者就是靠肢体的跌打损伤直接刺激。

从发现结构,一直到熟练地去创建结构,这是我们喜剧的传统。但现在学校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喜剧教育,没有教他们去创建结构,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就走向了解构——破除故事的结构。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正规院校不培养喜剧人才,在艺术教育里,没有喜剧这门课。其实喜剧人才是可造就、可培养的,是有方法可循的,而且中国有丰厚的喜剧传统积淀,但这些都被我们忽略了,这是我们艺术教育体系的缺陷。现在我们有条件,也应该重视喜剧教育了。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陈佩斯 喜剧精神 教育方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