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祖潮”频现 10余城市争“梁祝”故里
中新社西安3月2日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视,于是,在内地以历史人物、诸子百家的名义举办公祭、文化节及修建文化景区的行为愈演愈烈,不惜巨资、大兴土木几乎成为此类活动特有标签。作为中国老子文化节活动之一的“道文化的现代诠释”文化论坛2日在西安举行,与会者对此展开探讨。
近年来,抢占名人资源、举办各种类型的名人文化节已经成为中国不少地区热衷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且排场日趋宏大。
早在2004年河南鹿邑县就投资6400万元人民币开发鹿邑老君台景区;2007年陕西洛南县规划投资13亿元建立道文化主题的旅游风景区,同年河南郑州2007年斥资1.8亿元建造106米高炎黄巨像;2008年自称“老子第二故乡”甘肃临洮县则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并举办老子文化节……,由此可见,商业化元素已渗透至各种文化节中。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念先贤、挖掘历史‘名人’背后的人文内涵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有些地方在兴办名人文化节时,大多显露了文化‘空壳化’的弊病。往往名人文化节被异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敲门砖’。增加名人文化节的文化含量,已成为决策者和节庆操办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疯狂的“文化认祖现象”在中国大陆已逐步演变为“全武行”,其中包括6省明争暗斗“牛郎织女”的发源地;10余个城市对“梁祝故里”虎视眈眈……围绕着文化遗产的各种争夺战次第展开,硝烟弥漫。
在当日以“道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的论坛上,有关学者在探讨道文化传播、道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及道文化与中国社会信仰传承等内容时,也不无忧虑地指出,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始祖,由他在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撰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影响中国及世界长达2500年,‘老子’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促使了各地对其的争夺。
“目前,多数名人文化节庆活动通常求大求全,忽略了主题和特色的提炼。一个名目下串套的多个‘展’和‘论坛’,让人眼花缭乱却留不住印象。”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邢纪彦如是说。他认为,举办名人文化节必须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作深入研究和思考,随便找个名人冠以“文化”之名就搞文化节,反而会偏离应有的价值取向,玷污名人。
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书法、京剧、武术、诗词歌赋等遗留外,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文化则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中国人起到深远影响。纪念先贤及其背后的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摈弃商业色彩,真正让公众了解历史名人,感受名人的独特魅力,满足公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这才是应有的纪念形式。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