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丹新书再犯常识性错误 当老师该恶补时就恶补?

2012年02月20日 14:56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周凡恺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春节长假的那几天,在电视频道上看到于丹教授在讲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酒文化。那些写茶写酒的诗词,于丹背得很熟练,一首接一首地引用,就如在开诗歌朗诵会。还未出一个月,于丹教授的麻烦就来了。啥问题呢?也即她在新出版的《于丹趣品人生》中,又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我手头没有这本书,也就没法查证,因而还是别乱说为好。但我却想起若干年前,于丹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倒是真的时常念些白字出来。譬如,她曾把“狡黠”的“黠”念成了“jié”;再譬如,她曾把“污秽”的“秽”念成了“suì”……我想,当一个公众人物面对亿万电视观众时,是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的。虽然如此,我深深地知道,也深深地理解,我们这些从那个特殊时代走过来的人,先天就是不足的。张铁生因交白卷而被捧为大英雄,黄帅因反潮流也被树为少年楷模,在那种大背景大氛围的包裹之下,能识得几千常用汉字,已非易事。况且,退一万步讲,白字谁不曾读过呢?我上大学时,有个著名的教授给我们讲“曹操”。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可算得上是个学问篓子了,可有一天,他仍是把“刚愎自用”的“愎”念成了“fù”。有位傻乎乎又特爱较真的同窗当场给他指出来,教授自然是很难堪,但他接着说:呀!念顺嘴了,你们想想,习惯是多么可怕,又是多么害己害人!于是,大家便相视一笑,宽容了。按说,教授念了白字本是不应该的,可他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只要其没想改变汉字的读音,或者牵涉到学术上的核心问题,就算念出个把错字,也不会影响其在那个领域的贡献。

有位学者曾这样评价于丹的“火”:其一是她很“通俗”。她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非常深刻的文化经典表述出来,而且非常到位。其二是她很有趣。于丹的身上绝少学究气,她信奉的是“简单真理”,她压根儿就没想把观众带进象牙塔,因而她离受众非常近。其三是于丹所讲的东西有用。把古代的经典,融入许多现代的理念,让人们没有了距离感,觉得孔子说的就是今天的事情,可操作性极强,让人从中受到启发。

评价相当高。但我还是想劝于丹一句,越是“火”,越要耐得住寂寞,居身一隅,恶补一下自己的不足。无论怎么说,汉语也是咱的母语啊!无论怎么说,咱也是个当老师的啊!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曹操  于丹趣品人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