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情人节成出轨节?男权社会贞操观因缺乏性教育

2012年02月14日 08:17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陈辉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北京晨报:既然贞操观是男权社会的负面遗产,为什么今天倡导它的却以女性为主呢?

方刚:这说明男权思想已经内化到女性的内心,在传统社会中,男人通过贞操观来控制女性的身体,到后来,这却转化成女性的主动行为,不需要别人要求,她自觉遵守。比如古代烈女,男人碰了一下她的胳膊,她就把它给砍掉了。在封建社会,许多价值观都是这样被内化的。

性教育应循序渐进

北京晨报:在今天,要成为一个文明国家,性教育不可或缺,但我们在此方面推进迟缓,有时甚至是“进一步,退两步”,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

方刚:还是要循序渐进,在我看来,现在的情况比过去还是好一些了。人们对性存有禁忌,这与整个社会氛围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在别的地方都还做不到更开放、更多元,那么在性观念上也很难单兵突进。多元与禁忌,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成熟度,这涉及人的权利、自由等等更深入的问题。今天我们对夫妻间的性话题已经逐渐开放了,也出版了一些相关的书,但非夫妻间的性话题,还有不少禁区,但这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开放。

情人节可以本土化

北京晨报:国外情人节一般是女性给男性送礼物,而中国正好相反,您怎么看?

方刚:我觉得还是互相送礼比较好,这有利于男女平等,礼物意味着换取,可情人节礼物换取的是什么呢?是美貌、身体还是爱?我认为,在双方平等的氛围下,爱情的内涵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北京晨报:情人节是舶来品,既然出现了水土不服,是不是可以通过本土文化资源加以改造?

方刚: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太物质化,情人节除了用物质来表达,没有别的方式来传达“爱的肯定”。过去有情诗,现在恐怕已成了文物。要赋予情人节更深的内涵,可能要更包容一些,不仅仅关注年轻人的情爱,也关注老年人的情爱,比如帮父母过情人节等,但这需要向全社会去倡导。

传统观念不会回潮

北京晨报:值得担忧的是,一些传统性观念正包裹着“国学”的外衣,寻求复归,这会不会对现代化构成负面影响?

方刚:我认为不会。所谓复归,往往是衰落时的挣扎,并不是真正回潮,无非是一些人在捍卫自己的地位,真正的社会影响力有限。真正的国学能够适应现代化,不否认,儒家与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冲突,但理想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并不一定要统一,所谓的和谐,就是尊重别人的文化与选择,互不侵犯,互不伤害,互不谴责,没必要非找出一个点来,要求大家都站在一起。今天我们提倡生态文明,而最理想的生态,就是更多元,不同的生物都能在其中生存。自然环境如此,人类社会也应如此。

家庭性教育更重要

北京晨报:今天“国学”的声音似乎比性教育更喧嚣。

方刚:就我所知,国学目前的影响有限,至少做不到灌输的程度,况且,背背唐诗宋词能否叫国学,也值得商榷,就算真的传授国学,也还远远说不到“三从四德”,因为它与时代太脱节了,今天有网络、电视等主流信息渠道,学生自己会思考和选择。

北京晨报:可今天我们的大学不也培养出“贞操女神”这样的硕士吗?

方刚:还是家庭教育影响更大,一般情况下,贞操观是父母给予的,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男人可怕、恋爱可怕,这就会使一个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感,让她在成年阶段受到伤害。我做了这么多年咨询工作,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许多女孩不知道怎么谈恋爱,而这时她们的父母反而着急了。从担心孩子受伤害,到让孩子丧失爱的能力,这种反性的教育也是反人性的,这才是今天最需要警惕的。

方刚:学者,作家,性社会学博士,在国内外出版著作30余部,著有《中国多性伙伴个案考察》、《转型期中国的性与性别》、《社会学家的两性辞典》等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方刚 情人节礼物 国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